福建省培育出光身杂交稻内容摘要:

1、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青岐的福建省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基地闽侯基地,举办了首次光身杂交稻观摩会。 据悉,我国现有杂交水稻均为非光身型(其稻叶与内外颖壳有茸毛),适应不了机械化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工人对光身稻操作的要求,而且由于米质较差,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米的需求,制约了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 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进行光身杂交稻育种研究。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刘文炳研究员,利用美国光身稻搭桥,率先育成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及其配套亲本光香 A、B、R。 “野败型光身水稻不育系光香 A 选育”,其成果于 2003 年 12 月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 2、进行技术鉴定和国际联机检索,确认为“国际领先水平”。 三明市农科所也于 2005年选育成“光 153S”“两系”光身不育系,并通过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因而我省取得“三系”、“二系”光身不育系选育的重大突破,打开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突破口,填补了我国杂交水稻领域在这方面的空白。 专家和领导聚集于甘蔗青岐选育示范基地,对选育示范基地展示的 22 个光身杂交早稻新组合,进行认真仔细观摩品比。 专家们认为,由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与三明市农科所合作选育的光香优 两优 259、光香优 838 三个组合,均增产 10以上,对照新香优 80 品种亩产 这三个光身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株型好、米质优、产量高、转色好等特点,为目前所选育的光身杂交稻亮点新组合,光两优 259可作华南早稻,光香优 香优 838 除适合福建优质早稻种植外,还适合江西、湖南、湖北作晚稻栽培。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