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二期末考试内容摘要:

颗装饰红点,小嘴同样猩红,脸型和眼神很美丽,仿佛在冷峻平静的外表下有一股热烈的激情在心中搏动。 显然,当时傅抱石先生在南京家中作画,画得意了,装上信封,寄到北京,送给知己的老友。 没有特殊的因由,几乎是什么也不为,甚至也不写什么多余的话,寄去就是了。 是一种问候。 是一种惦记。 是一种关切。 是一种友情的延续。 是一种自我陶醉。 是一种急切的分享。 我说不好,实在说不好。 我只是感觉到,这里面什么都有,只是没有 任何功利,无所求,无所需,也不要任何回报。 朋友嘛。 在老舍先生的画柜中,这样的画并不止此一件。 还有一件,比这件更精,更绝,堪称是傅抱石先生的一件重要代表作。 这一幅叫《铜荫图》。 立幅,非常之长,四尺有余。 画的是抗战中傅先生住了七载的重庆金刚坡旧居。 巨铜之下一茅庐,窗内一小古装人在作画,实则抱石先生自画像。 完全是一幅写实主义加浪漫主义的杰作。 傅先生很喜爱它,带回南 京,常常挂出来欣赏。 1953 年傅先生来京,闲聊中老舍先生谈到此画,深表爱 慕。 傅抱石先生闻后,大为感动。 回到南京,他立刻将此珍藏艺术品托人带到北京 ,赠给老舍先生,还在绫子框上写了长跋,说明始末根由,竟是一篇美丽动人的散文,共计百余字。 又是一次馈赠,又是一次毫无功利,又是一曲纯情的友谊之歌。 如此珍贵的礼物出手得越是平常,越是随意,反过来,越显其传奇,传递的人间情谊有如水一样清淡透明,有如歌一样美妙动人。 这两件事深深打动了我。 我觉得在这两张美丽的杰作后面藏着的友情是了不起的典范。 现如今,一切似乎都被金钱淹没了,恐怕再也不易找到这种不带金钱味儿的交往了。 傅抱石先生和老舍先生的这种中国古代文人优雅行为的翻版,也许真成绝唱了。 写出这些故事时,我仿佛听 到世界远方的枪炮声、厮杀声、爆炸声和报仇的咆哮声。 于是,我从这些故事中看到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震惊的人间奇迹。 所以,我一点也不以为它小。 不,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大到或许会改变世界的命运。 人类啊,本该如此生活的,善良、富有同情心、彼此帮助、而且不要求回报。 (摘自《人民日报》 2020 年 1 月 24 日作者舒乙) 2 傅抱石先生给老舍先生寄画,为什么说“没有特殊的因由,几乎是什么也不为,甚至也不写什么多余的话,寄去就是了”。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画线句“ 完全是一幅写实主义加浪漫主义的杰作。 ”的含义,分两层对比概括说明。 ( 4 分)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所述两件事,为什么“深深打动了我”,令作者感动不已。 接着,文章写到“现如今 ,一切似乎都被金钱淹没了,恐怕再也不易找到这种不带金钱味儿的交往了。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 分) A. 本文开头写傅抱石先生送给老舍先生《洛神图》,竟在“文革”中遭人践踏。 老舍的书房兼卧室“满屋尘土,凌乱不堪,惨不忍睹”,这从某一角度揭露了“四人帮”倒行逆施的罪恶。 B. 傅抱石先生另一幅绘画杰作《铜 荫图》,老舍先生谈起此画,深表爱幕,表示出想得到此画的愿望。 傅抱石深知好友的心意,忍痛割爱,经过一番考虑,回南京后,终于将这一幅画托人带给了老舍。 C. 傅抱石先生和老舍先生这种中国古代文人优雅行为的翻版,体现了中国文人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它与西方文化中出现的枪炮声、厮杀声、 爆炸声和和报仇声的咆哮声是相冲突的。 D. “现如今”,在金钱至上和各种利益的驱动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俗气,相互利用,尔虞我诈,甚至受金钱的诱惑、腐化堕落、朋友间失掉了真情和友谊,作者对此无比愤慨,予以鞭挞。 E. 本文作者是老舍先生的儿子,他满怀深情歌颂了傅抱石和老舍之间如歌的友情,赞扬了中国文人从中华文化中所吸取精华所具备的善良,富有同情心,彼此帮助,不求回报,无任何功利的品格。 七、语言运用题 ( 每小题 2 分, 6 分 ) 2下面是一幅在昆明大观楼前借景抒情的对联,顺序已乱,请加以调整。 ①五百里滇池 ②叹滚滚英雄何在 ③披襟岸帻 ④数千里往事 ⑤奔来眼底 ⑥ 把酒凌虚 ⑦注到心头 ⑧喜茫茫空阔无边 上联: 下联: 2读下面一句话,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以“溪流” 或 “春笋”为讯问对象,完成它的续写。 我问翱翔的雄鹰:怎样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雄鹰拍打着翅膀告诉我:坚定信心,努力向上,放远眼光,让视野更加开阔。 (1)、我问潺潺的溪水:。 (2)、我问破土的春笋:。 用不超过 35 个字来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 “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 如果说“人技教育”给学生以“真”,“人格教育”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教育”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八、作文题 ( 40 分) 3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之间的角逐主要是实力的较量,谁更具有实力,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请以“ 实力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 700 字。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