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根结线虫病生物学防治研究内容摘要:
薯根结线虫病生物学防治研究在对甘薯根结线虫形态、生物学特征、寄主植物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栽培和药剂防治试验,并进行了抗病性鉴定。 结果表明:青岛地区每年发生 34 代;主要以感染二期幼虫在土壤内或野生寄主植物根系上越冬外,还可在种薯内越冬;越冬幼虫侵入作物根系的最低土温为 各代线虫在甘薯根系内的发育历期(由感染二期幼虫到成虫产卵),在 10平均土温为 26时,为 24 天,在 22时为2932 天,在 20时为 3541 天,卵期一般为 15 天。 经调查,该线虫的寄主植物中,栽培作物有 12 科 32 种,野生植物 12 科 28 种。 同时观察到花生、芝麻、高粱等作物不受根结线虫的危害。 该线虫可随种薯、种苗、土壤、流水及工具等向外传播蔓延。 通过抗病品种比较试验,从 600 余个甘薯品种(系)中选出了青农一号、青农二号等抗病能力强、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品种,同时鉴定出十余个抗病育种材料。 药剂防治试验表明,二溴氯丙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 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中心,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基本上可控制甘薯根结线虫病的为害,增产 30%左右。 1980 年获得省农业厅科技改进二等奖。 专利查询。甘薯根结线虫病生物学防治研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河南省驻马店市20xx-20xx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单换单 ” 即一种单质置换出另一种单质: A单质 +BC→B 单质 +AC; 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 头尾结合型 ” 即 AB+CD→AD+CB ; “ 双交换,价不变 ” 内项结合,外项结合; 则可知答案. 【解答】 解:根据题意书写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 ,反应符合 “ 一变多 ” 此为分解反应; CaO+H2O=Ca( OH) 2,反应符合 “ 多变一 ”
甘薯的贮藏及栽培管理技术
1、薯、白薯、番薯等,其块根肉质富含淀粉和糖类,宜制粉和食用;甘薯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营养丰富,是当代典型的保健食品;其茎藤是良好的饲料。 因此,种植甘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甘薯的食用、贮藏及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甘薯的食用。 甘薯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用甘薯煮、蒸、烤、烧后食用,还可制淀粉、粉条,加面粉做馒头、花卷、糕点、糖果等。
河南省20xx中考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word复习精选含解析
溶液会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是其变红,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化学概念和事实 3. D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纯净物 X 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 NH H2O和 CO2,可推断 X由四种元素组成,正确, B、稍加热就分解,说明 X的化学性质 不稳定,错误, C、纯净物 X稍加热就分解为 H2O,并不是 X中有水,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