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根结线虫病生物学防治研究内容摘要:

薯根结线虫病生物学防治研究在对甘薯根结线虫形态、生物学特征、寄主植物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栽培和药剂防治试验,并进行了抗病性鉴定。 结果表明:青岛地区每年发生 34 代;主要以感染二期幼虫在土壤内或野生寄主植物根系上越冬外,还可在种薯内越冬;越冬幼虫侵入作物根系的最低土温为 各代线虫在甘薯根系内的发育历期(由感染二期幼虫到成虫产卵),在 10平均土温为 26时,为 24 天,在 22时为2932 天,在 20时为 3541 天,卵期一般为 15 天。 经调查,该线虫的寄主植物中,栽培作物有 12 科 32 种,野生植物 12 科 28 种。 同时观察到花生、芝麻、高粱等作物不受根结线虫的危害。 该线虫可随种薯、种苗、土壤、流水及工具等向外传播蔓延。 通过抗病品种比较试验,从 600 余个甘薯品种(系)中选出了青农一号、青农二号等抗病能力强、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品种,同时鉴定出十余个抗病育种材料。 药剂防治试验表明,二溴氯丙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 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中心,合理轮作及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基本上可控制甘薯根结线虫病的为害,增产 30%左右。 1980 年获得省农业厅科技改进二等奖。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