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蠡县20xx-20xx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 abc B. bcd C. abcd D. acd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称取食盐 稀释浓硫酸 检测气密性 点燃酒精灯 ,一个盛有 C2H4气体,另一个盛有 N2和 CO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有几项( ) ( 1)分子数( 2)原子数( 3)质量 ( 4)电子数( 5)密度( 6)摩尔质量( 7)气体摩尔体积. A. 4项 B. 5项 C. 6项 D. 7项 ( ) ① 2mol铁原子 ② 1mol Fe3+③ ④ ⑤ 1mol氯的质量为 , 1mol Cl﹣ 的质量也为 ⑥氨的摩尔质量是 17g. A.①②④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④ D.都正确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泥浆中泥沙是溶质,水是溶剂 ②医用酒精中,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③凡是分散质能通过半透膜的分散系即属于胶体 ④胶体的聚沉属于物理过程 ⑤通过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⑥胶体带电是电泳的前提条件.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22.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反应中 NaHSO4均为氧化产物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 MnO2SO24 IO3 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 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 1:5 、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 Na+ 、② SO2-4 、③ Cl- 、④ HCO3- 、⑤ CO2-3 、⑥ H+、⑦ Cu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溶液变红 (2) 向溶液中滴加 BaCl2和稀 H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 2)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AgNO3溶液和稀 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③⑥ B.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⑦ 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⑤,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② 方案中,可行的是 ( ) A.用加入适量铁粉的方法除去 Cu(NO3)2溶液中混有的 AgNO3 B.用洗气瓶中的 NaOH溶液除去 CO2中混有的 HCl气体 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 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 SO42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 BaCl2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 25.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混合物、分散系、胶体 有从属关系 B.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C.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河北省蠡县20xx-20xx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号的栽培技术 广紫薯 1号(广薯 95薯 88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甘薯新品种,于 2005年 3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秋薯全生育期 110130 天。 顶叶色缘紫,叶形浅复,叶脉紫色,茎绿带紫色,株形半直立,薯块紫红皮,紫花色肉,薯形纺锤较美观,耐贮性好,萌芽性好。 干物率 食味 粉率 维生素 抗薯瘟病。 适宜我省水、旱地夏秋季种植。 0022003 年参加省优质组区试
、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 ,一次次地掀起了 “ 红学 ” 研究的争议。 从 30岁开始 ,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 “ 红学 ”, 是红学界当然的王者。 他被誉为“ 红学泰斗 ”, 也被批作 “ 闭门造车 ”, 可谓毁誉参半。 他六十余年间所走过的治红学之路 ,因偶然而生 ,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 ,终至晚年 ,既得到肯定、赞誉 ,身上罩着光环 ,亦受到讥嘲与攻击。
路点拨: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种类多样化,造血干细胞可分裂分化形成红细胞、 A细胞和血小板, A项正 确;蛙的红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具备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核体积会变大,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 项正确;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它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间接调节细胞代谢的,同时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增大生长素的浓度不一定促进细胞生长, C项正确
D. tanθ 1cotθ 2=2 1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研究发现, 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 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 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 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
1、薯是河北易县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来种植面积都在 10 万亩以上,成为该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作物。 但随着甘薯连年种植,各种病害也相继发生,特别是甘薯黑痣病,自 1998 年以来逐年加重,上,贮藏期病块率达 10%左右,最高的达 90%以上。 该病虽不影响薯块食用,但影响其贮存,且商品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无法出售。 一、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主要为害甘薯地下薯块,病斑仅限于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