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20xx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尖子生专题训练试题二内容摘要:
D. tanθ 1cotθ 2=2 1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研究发现, 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 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 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 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 关于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谷通过整理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得到行星运动定律 B.开普勒指出,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来自太阳的引力 C.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赤道 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 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 D.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2太阳系中某行星 A运行的轨道半径为 R,周期为 T,但天文学家在观测中发现,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存在一些偏离,且每隔时间 t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 B,它对 A的万有引力引起 A行星轨道的偏离,假设其运动轨道与 A在同一平面内,且与 A的绕行方向相同,由此可推测未知行星日绕太阳运行的圆轨道半径为( ) 2如图所示, A为置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 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 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 P为 B、 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 已知 A、B、 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 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卫星 C的运行速度大于物体 A的速度 B.物体 A和卫星 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卫星 B运动轨迹的半长轴与卫星 C运动轨迹的半径相等 D.卫星 B在 P点的加速度大小与卫星 C在该点加速度大小相等 二、计算题(共 34分) 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θ 的光滑斜面上,有一长为 L的细线,细线的一端固定在 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 m的小球,现使小球恰好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 (1)小球通过最高点 A时的速度 vA. (2)小球通过最低点 B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2如图所示,一半径 R=1m的圆盘水平放置,在其边缘 E点固定一小桶 (可视为质点 )。 在圆盘直径 DE 的正上方平行放置 一水平滑道 BC ,滑道右端 C点 与圆盘圆心 O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竖直高度 h = m。 AB为一竖直面内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半径 r=,且与水平滑道相切与 B点。 一质量 m=(可视为质点)从 A点由静止释放,当滑块经 过 B点时,圆盘从图示位置以一定的角速度 ω 绕通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最终物块由 C 点水平抛出,恰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已知滑块与滑道 BC间的摩擦因数 =。 (取 g=10m/ )求 ( 1) 滑块到达 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 2) ( 2)水平滑道 BC的长度; ( 3)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ω 应满足的条件。 2如图所示,质量 MA=2m的直杆 A悬于离地面很高处,杆 A上套有质量 MB=m的小环 B.将小环 B由静止释放,环做加速度 a= g的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 t后,将杆 A上方的细线剪断,杆 A开始下落.杆 A足 够长, 环 B始终未脱离杆 A,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 1)杆 A刚下落时的加速度 a′ ; ( 2)在小环 B下落的整 个过程中,环 B对杆 A所做的功 W; ( 3)在小环 B下落的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Q. 20202020学年下期高三尖子生专题训练(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 【答案】 A【命题立意】 本题旨在考查平抛运动。 【解析】设抛出时物体的初速度为 v0,高度为 h,物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v,方向与水平方。河南省三门峡市20xx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尖子生专题训练试题二
相关推荐
路点拨: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种类多样化,造血干细胞可分裂分化形成红细胞、 A细胞和血小板, A项正 确;蛙的红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具备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核体积会变大,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 项正确;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它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间接调节细胞代谢的,同时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增大生长素的浓度不一定促进细胞生长, C项正确
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 abc B. bcd C. abcd D. acd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称取食盐 稀释浓硫酸 检测气密性 点燃酒精灯 ,一个盛有 C2H4气体,另一个盛有 N2和 CO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有几项( ) ( 1)分子数( 2)原子数( 3)质量 ( 4)电子数( 5)密度(
号的栽培技术 广紫薯 1号(广薯 95薯 88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甘薯新品种,于 2005年 3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秋薯全生育期 110130 天。 顶叶色缘紫,叶形浅复,叶脉紫色,茎绿带紫色,株形半直立,薯块紫红皮,紫花色肉,薯形纺锤较美观,耐贮性好,萌芽性好。 干物率 食味 粉率 维生素 抗薯瘟病。 适宜我省水、旱地夏秋季种植。 0022003 年参加省优质组区试
1、薯是河北易县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来种植面积都在 10 万亩以上,成为该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作物。 但随着甘薯连年种植,各种病害也相继发生,特别是甘薯黑痣病,自 1998 年以来逐年加重,上,贮藏期病块率达 10%左右,最高的达 90%以上。 该病虽不影响薯块食用,但影响其贮存,且商品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无法出售。 一、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主要为害甘薯地下薯块,病斑仅限于皮层
质是: H++Cl﹣ +Na++Cl﹣ ═ NaCl+H2O B.图 ② 中石灰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 CaO+CO2═ CaCO3 C.图 ③ 中的 C60是由 60个碳原子构成的 D.图 ④ 中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稳定 【分析】 A、根据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解答; B、根据生石灰具有吸水性解答;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