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xx-20xx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内容摘要:

12.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 〔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 2分) 〔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 ▲ (填写一个成语)( 1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2分) ▲ (三)阅读下列说明文,完成 13- 16题。 ( 14分) 人工消雨会污染环境吗。 霍雨佳 “ 8 12”天津滨 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 3天后,现场仍有大量危险、剧毒的化学物品。 这些物质一旦遭遇降水,不仅可能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还有可能降低水体的 pH值(水体朝偏酸性发展),再加上爆炸烟气中的硫化物,经过雨水冲刷,一般也会降低 pH值,可能污染水体环境。 针对这一情况,天津市气象部门已经做了人工消雨预案,一旦天津上空有较大云团,雨水量较大,就将采取人工消雨措施。 人工消雨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一种,最成功的例子当属 2020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据记载 . . . ,2020年 8月 8日下午 16时到 23时 39分,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共在 21个作业点持续发射了 1104枚火箭弹,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成功的人工消雨。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担心,人工消雨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污染大气和水环境。 这样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人工消雨使用的火箭弹与人工增雨使用的火箭弹,其 内含的物质成分都是一样的。 人工消雨类似于人工增雨,但技术难度却大大超过后者。 特别是控制降雨地点 —— 这是消雨中技术难度最大的一环。 一般情况下,只有用比人工增雨更大的 “ 火力 ” 榨干云层,才能让尽可能多的雨水提前落下。 所以,科学地说,人 工消雨不是让雨 “ 消失 ” ,而是让雨的时空分布有所改变,从而确保消雨地点的上空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下雨。 目前人工增雨或消雨作业中使用的催化剂通常有三类:第一类是可以吸附云中水分变成较大水滴的盐粒等吸湿剂;第二类是温度很低的干冰或液氮,其汽化时可使周围空气层冷却到零下 40℃ 左右,从而引起水汽的凝结;第三类催化剂是被称为 “ 成核剂 ” 的碘化银,它具有云中自然冰核的性质。 人工增雨或消雨是一个微物理过程,而不是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 因此,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经常使用的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并不会因化学反应造成环境污染。 干冰、液氮很容易蒸发形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本身就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对环境和人体都不会产生影响。 由于盐粒等只适用于温度高于零度的暖云,干冰的制造、保存和运输很不方便,实际作业中较少使用,即使使用,用量也很小,不会污染环境。 在众多催化剂中,只有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碘化银用量极小(通常对一块积状云只需十几克至几十克就能奏效),而且用在很大的范围中,所 以单位面积中的残留量会很少。 例如,北京曾在几年前的一次人工增雪作业中,燃烧了 1200多个碘化银烟条,每根烟条大概含碘化银 11克,大约用了 13千克碘化银。 此次作业区面积约 1万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仅有 克,属于微量,仪器都很难检测出来。 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中使用的碘化银,由于用量很小,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这一点在一些国际和国内的监测数据中,均得到了证实。 (选自 2020年第 21期《百科知识》) 13.文章从 “812”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的事例写起,有何妙处。 ( 3分) ▲ 14.第 3段中加点词语 “ 据记载 ” 能否去掉。 为什么。 ( 4分) ▲ 15.文中画线的段落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 4分) ▲ 16.人工消雨会污染环境吗。 请讲明理由。 ( 3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