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20xx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网上阅卷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内容摘要:
③ 稀硫酸 镁粉 ④ 硫酸铜溶液 锌粉 A. HNO3 CuCl2 KOH Na2SO4 B. NaNO3 CaCl2 AgNO3 NaCl C. K2SO4 Na2CO3 BaCl2 HCl D. NaOH Na2SO4 BaCl2 NH4Cl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 16.( 6 分)现有十种物质:①干冰 ②活性炭 ③生石灰 ④甲 烷 ⑤硝酸钠 ⑥酒精 ⑦硝酸 ⑧氢氧化钙 ⑨磷矿粉 ⑩浓硫酸。 请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 ( 1)可用作氮肥的是 ________▲ _______。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____▲ _____。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_____▲ __ __。 ( 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____▲ __。 ( 5)可作冰箱吸附剂的是 _______▲ ___。 ( 6)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 ___▲ _。 17.( 4 分)生活中处处是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物,将碘酒滴在土豆片上,看到的 现象是 ▲。 ( 2)硫酸铵又称“硫铵”,是一种常用氮肥,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变红色,硫酸铵溶液显 ▲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铵态氮肥遇到碱时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3)食醋中含 3%~ 5%的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清洗水垢【 Mg( OH) 2 和 CaCO3】。 已知醋酸在水中能电离出 CH3COO 一 和 H+; 2CH3COOH+CaCO3=( CH3COO) 2Ca+H2O+CO2↑。 请写出醋酸与 Mg( O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5 分)右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 请回答: ( 1)溶液 X 是 ▲ (填“酸”、“碱”、“盐”), 试剂 A的名称是 ▲ ; ( 2)若 X 是稀硫酸、 B 是氧化物, 则 B 的化学式为 ▲ ; ( 3)若 X 是稀盐酸、 C 是单质, 则 C 的名称为 ▲ ; ( 4)若 X 是稀硫酸、 D 是碱,则 X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12 分)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 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江苏省兴化市20xx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网上阅卷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试题
相关推荐
1、薯一号” “黄薯一号”是 1998 年从日本引入。 它具有超短蔓、高产、优质、早熟等特点,从 1998 年引种、繁种,1999 年到 2001 年 3 年连续多点实验比较,产量均居第一。 一、产量表现:1、区试结果:1999 年、2000 年分别在晋州市赵兰庄和韩庄甘薯区试中,平均亩产 5332 5749对照“苏薯 8 号”4118增产 1214“岩薯五号”4371增产 1377、5第一位。
多。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 着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的人物,原因在哪里呢 ? 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 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 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
薯 1 号”原代号 89l 该品种系铜梁县平滩镇九龙村农民何新民于 1990 年用“绵粉 1 号”X“潮薯 1号”组合的杂交种子选育而成。 1994、1995 两年参加重庆市区试,在较好的水肥条件下,鲜薯产量比对照“南薯 88”减产 但在合川、铜梁、渝北等五个区市县不同台位试验中,在二台土上“铜薯 1 号”亩产 15694 公斤,比“南薯 88”增产 63,在三台土上为 1421 公斤,增产
1、改”产苗多效益高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在总结当地农民甘薯育苗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甘薯“六改”育苗新技术。 该项技术与常规育苗相比,产苗量可提高213,经济效益可提高 236。 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一、改宽畦深床为窄畦浅床改为窄畦浅床不仅便于操作、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改善甘薯苗受光条件,利于薯苗生长。 具体规格:畦宽 1315 米,畦深以排种后种薯离地面 68 厘米为宜。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