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虫害的防治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虫防治危害我县甘蔗的螟虫有二点螟、玉米螟、二化螟、条螟和白螟。 甘蔗螟虫常称为甘蔗钻心虫,它钻入幼苗和蔗茎进行危害,造成枯心苗和虫孔节,影响有效茎和单茎重,产量和蔗糖含量明显下降。 其防治方法如下:选择无螟虫的健壮蔗茎和蔗梢作种苗。 留宿根的甘蔗收获时用小锄低砍,及时清理蔗田残茎、枯叶,就地烧毁。 不留宿根的甘蔗连蔸挖起,或将蔗蔸犁起烧掉,或将蔗田浸水 3 天以上,浸死越冬虫源。 在白螟发生蔗区,割除枯梢,集中销毁。 人工防治。 用铁丝将枯心苗茎脚泥土拨开,再向虫口附近斜插下去,刺死幼虫。 药剂防治。 在甘蔗播种时,每亩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5 公斤,与化肥混拌均匀施入植蔗沟底后播种盖土,防治苗 2、期螟虫、蝼蛄、金针虫、象甲等;6 月中旬结合施“攻茎肥”,照上述方法深埋一次,防治甘蔗后期害虫。 或在螟虫孵化高峰期,幼虫集中于甘蔗心叶食害,造成“花叶”时,每亩用 50锐劲特 60毫升或锐劲特 30 毫升20三唑磷 100 毫升,对水 40 公斤集中喷雾蔗苗三丫口。 苗期进行第一次防治,7 天后再进行第二次防治。 生物防治。 在 6 月中旬和 7 月中旬各释放一次赤眼峰,以减少虫蛀节。 背蔗龟、黄褐色蔗龟、二点褐金龟。 甘蔗金龟子是危害甘蔗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 主要危害蔗根、蔗芽,造成苗期枯心。 其防治方法如下:水旱轮作与深耕。 有条件的蔗地可实现水早轮作,避免连作或长期早一早轮作。 由于几种蔗龟的幼虫分布在蔗 3、头附近 1020 厘米深的土壤中,化蛹时可深达20 厘米以上。 因此,不留宿很蔗地及早深耕,可使部分幼虫及蛹死亡。 灌水。 黑色蔗龟特别怕水淹,在成虫盛发时,放水浸蔗地 10 分钟以上,成虫浮出水面后,即人工捕捉杀灭。 捕捉后及时排水,以免影响甘蔗生长。 同时,在甘蔗收获后,放水浸蔗田 6 天以上,地下幼虫可全部被浸死。 灯光诱杀。 金龟子有趋光性,在成虫盛发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 在甘蔗播种时,每亩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5 公斤,与化肥混合拌匀施入植蔗沟底后,播种盖土。 或 90敌百虫 500 克,对水 1000 公斤淋施于蔗苗行间;宿根蔗结合盖膜深埋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蔗叶枯黄凋萎,并排泄蜜露在叶片 4、上,导致煤烟病发生,降低光合作用。 受害严重的蔗田,甘蔗生长萎缩,产量和蔗糖含量显著下降,质量变劣,不能留宿根,也不能作种苗。 其防治方法如下:消灭越冬虫源。 冬、春两季把蔗田的残叶、残蔸清除干净,晒干烧毁。 人工防治。 在绵蚜发生时期,经常深入蔗田检查,发现点、片蚜群,用手抹杀或摘除受害叶片。 药剂防治。 每亩用 90敌百虫 斤,加肥皂 100 克,对水 100 倍喷雾于叶背面。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蚜天敌有大突肩瓢虫、双带盘瓢虫、六魔月唇瓢虫、八斑和瓢虫、草青岭、食蚜蛇、绿线食蚜螟、食蚜灰蝶、寄生菌等,对绵蚜的发生起抑制作用,必须加以保护。 实行水旱轮作。 旱地甘蔗可实行甘蔗与花生、黄豆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尽量避免连作。 锉吸式口器锉破叶片的表皮组织吸吮叶汁,使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 为害严重时,叶尖卷缩,甚至缠绕打结,呈现黄褐色或紫赤色。 其防治方法: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促进甘蔗早生快发。 6 月中旬结合培土重施“攻茎肥”,促进蔗株迅速伸长增粗。 及时抗早。 6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 10 天内不下透雨,则灌水抗早一次;大雨后蔗田积水时注意排水。 药剂防治。 25喹硫磷乳油 500 倍液或拟除虫菊酯类药剂 10002000 倍液或鱼藤精 400 倍液喷雾 2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