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蓟马的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缨翅目,蓟马科。 别名蔗褐蓟马。 分布在华南、福建、台湾等甘蔗种植区。 为害特点。 成、若虫隐蔽在甘蔗心叶中用锉吸式口器吸取叶片汁液,致受害叶片呈黄白色褪绿斑痕,严重时叶片变成黄褐色,叶尖卷缩干枯,甚者顶端几个叶片卷在一起不能展开,植株矮黄,受害株率 100,影响甘蔗产量。 生活习性。 年生 10 多代,每年春暖后开始出现,56 月进入盛发期,秋后虫口锐减。 该虫 10 多天即可完成 1 代,世代重叠,把卵产在心叶组织里。 成、若虫喜干旱及背光环境,多潜藏在未展开心叶里为害。 成虫常随气流传播。 夏季干旱,甘蔗生长缓慢或蔗田低洼积水、缺肥严重,蓟马发生重。 防治方法。 选用前期生长快的品种。 深耕施足基肥,适期灌溉,注意排除积水及降低水位,在蓟马发生盛期增施速效肥,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甘蔗生长,心叶开展快,可减轻为害。 早晨用 40乐果乳油或 50杀螟腈乳油、50杀螟松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 1000 倍液重喷心叶,每亩用兑好的药液 75 升。 此外每桶药液中(约 14 千克)兑尿素 200 克,同时促进甘蔗生长,效果更好。 由于蓟马繁殖快,药后 7 天要复查,如遇干旱,要连续防治 34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