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亮相的时候 , 当地突然警钟齐鸣 , 政府官员慌忙开会 , 商讨抗御入侵者的战略战术。 而当他们弄清真相后 , 军事部署立即变成了欢迎仪式。 从 1921 年至 1926 年 , 苏联政府与外国资本家签订了 144项租让合同 , 1924 年至 1925 年 , 苏联从租让企业得到的收入为 680万卢布。 —— 《正道沧桑 —— 社会主义 500 年》解说词 材料二 到 1979 年之后 , 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越来越好 , 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世界市场 , 在其中扬 长避短 , 获得利益 „„ 麦迪森运用 PPP 方法计算 , 1995 年中国的 GDP 在世界的比重已经从 1978 年的 5%上升到 11%, 因此 , 早在 1995 年 , 中国 GDP 就已经超过日本和前苏联地区 , 仅次于欧洲和美国。 —— 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哈默可以在俄国获得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说明该举措给苏俄 (苏联 )带来了哪 些影响。 (6 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 1978 年到 1995 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6 分 )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在经济改革政策上有何共同点。 (4 分 ) 28. (16 分 )站在 21 世纪的开头 , 回看风云变幻的 20世纪 , 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希望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 , 他们推动取消 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 苏联没有参加任何战后贸易谈判 , 其国际商业活动主要限于其东欧卫星国集团。 —— 摘编自《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中 , 德国是欧洲统一最积极的倡导者。 这是因为二战后德国人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 , 即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大家庭中的平等伙伴 , 才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 重新获得世人尊敬的最佳路径。 —— [德 ]霍尔斯特 罗力《欧盟超国家职能及德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美国建立的 “ 国际贸易体系 ” 指的是什么。 根据这个原则建立了哪些国际组织。 (6 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 德国为什么是 “ 最积极的倡导者 ”。 并概述德国在欧洲联合道路上所作的贡献。 (6 分 ) (3)国际学术界对全球化的认识争论激烈。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只是一个神话 , 当 今的全球经济是虚构的。 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4 分 ) 第 Ⅱ 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 3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 1. 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 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 , 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 6 000 人的队伍 , 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 , 韩、赵、魏自顾不暇 , 齐国不予理睬 , 最终勤王不成。 ”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分封制受到了冲击 D.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2. 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 , 鼓励早婚多育 , 届时不婚 , 官府强令出嫁 , 禁 止妻妾逃亡和休妻 , 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 , 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 这些措施 A. 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B. 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 C. 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D. 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中规定: “ 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 , 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 , 有文书往来 , 用照会字样; „„ 两国属员往来 , 必当平行照会。 ” 此条款标志着 A. 清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B. 华夷观念已经改变 C. 中国外交开始半殖民地化 D. 中外关系趋于平 等 4. 《武汉会战目的方针与策略指导》指出: “ 以目前国际形势观察 , 自力更生仍为我政略上最高原则 , 基于此而产生之作战指导方针 , 亦即持久战与消耗战。 ” 由此判断 A. 国民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 B. 中共坚持打持久战与消耗战 C. 中国抗战始终坚持自力更生 D. 国民党政府曾期待国际援助 5. 据统计 , 1963 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高频词汇有 “ 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 ”。 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 “ 调整 ” 的重点在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B. “ 企业 ” 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 C. “ 困难 ” 的根源是自然灾害非常严重 D. “ 农业生产 ” 的经营方式遭否定 6. 1867年 , 英国保守党领袖推动议会改革 , 主张扩大选举权。 他被指责为 “ 自己阶级利益的叛徒 ”“ 在激烈斗争中丧失原则的机会主义者 ”。 由此可知 , 在当时的英国 A. 代议制可反映多数国民的利益 B. 资产阶级大多日趋保守 C. 自下而上是民主化的主要形式 D. 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艰难 7. 俾斯麦说: “ 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