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田整地春植蔗地最好是经过犁冬晒白,深耕 25米。 临种前再犁再耙,使耕作层土壤松碎,土面平整,保水保肥,并开好植蔗沟和排水沟。 水田种蔗以采用三级植沟种植为宜。 方法是:蔗地经犁耙后,用拖拉机或牛按一定的行距开行,犁出植沟雏形,后用锄铲把碎土放在畦顶,造成畦面宽 33米,沟深 18米,沟底宽 18米,放蔗种后,再将蔗沟的一边松土挖深 4米,覆盖在蔗种上,以作辅助排水沟用。 一行之中要求平整。 不做成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形,以免行内积水,影响甘蔗萌芽和分蘖,同时蔗田开设环沟,以利排水。 旱地植蔗沟宜用深沟平植松底土法,因为旱地可不用开设辅助排水沟。 二、施足基肥基肥应以堆肥、灰粪肥和土杂肥等有 2、机肥为主,配合磷肥和适量速效氮钾肥。 基肥的施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 60有机肥一般每亩施 1500每亩施 30 千克左右,钾肥 10克,肥料充足的还可以多施。 增施有机肥料作基肥,对提高产量和改良土壤的效果十分良好。 施用方法,肥多的用一半于播种前施在种植沟内与土壤拌匀后下种,一半覆盖蔗种。 肥少的则应在下种后作盖种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基肥的作用,有机肥在施用前与磷肥拌匀,并淋泼大粪水进行堆沤腐熟,临用时再加钾肥拌匀。 磷、钾肥主要作基肥施用,因为在土壤中移动性小,需靠近根部才易吸收,磷肥对蔗苗分蘖影响很大,蔗株前期吸收的钾素可转给中后期生长,所以磷钾肥要强调早施。 三、精选蔗种蔗种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全 3、苗和壮苗,而且影响产量的高低,因为经过精选的蔗种,具有发芽势强、发芽率高、发芽整齐健壮、分蘖早、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点。 精选蔗种主要通过大田片选,收获株选,斩种时段选及芽选等几个程序进行。 即选不倒伏,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受旱蒲心的短小蔗茎作种。 在一茎中,要选中、上部蔗芽饱满的梢头苗作种,不要下部蔗茎及盲芽或蔗芽生长不好的蔗茎作种。 四、蔗种处理1、晒种:晒种只是对含水量较高新鲜的梢头苗适用。 目的是提高蔗种温度,加速蔗种内酶的活性,并加强蔗种的吸水能力。 方法:将老叶鞘剥去,留下嫩叶鞘,然后平铺地面,晒半天即可。 2、砍种:用利刀把蔗砍为两芽一段,要砍平直,不破裂。 蔗芽的萌发力,以梢部发育完全的 4、蔗芽最强,中部次之,基部最弱。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梢部作种。 蔗段的芽数,以双芽种为好,因双芽苗具有一个完整的节间,种植时两头与土壤接触,吸水能力强,易于萌发,发芽整齐,顶端过嫩或节密的部分,可用 3为一段。 下种时常遇干旱的地区可用 3 芽段,这样中间芽或顶芽可以发育成苗。 单芽苗因切口大,易染凤梨病,在生产上一般不采用,只有加速良种繁殖时才采用。 3、浸种:清水浸种,将蔗种浸入流动的清水中 2(如没有流动水,可浸在清水中,但要经常换水),浸种比不浸种一般可快萌发 3。 石灰水浸种:采用 2新鲜石灰水(清水 100 千克对优质石灰 2 千克)浸种,时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部苗浸 12时,较老的中下部蔗茎浸 2 5、4时,气温高(超过 25)浸的时间可短一些,气温低,浸的时间可长一些。 石灰水浸种比清水浸种效果好。 4、消毒:蔗种斩种后切口,易为凤梨病和赤腐病菌侵入,造成烂芽、烂种,故需要进行消毒。 消毒采用 50多菌灵或苯来特或托布津,100 克对水 100 千克,浸种 10 分钟,或 50代森铵 50 克对水 200 千克,浸种 5 分钟,防治效果都很显著。 5、催芽:因为早春气温低,蔗种萌发时间长,采用催芽方法可以加快蔗芽的萌发,发芽整齐,发芽率高。 对萌发率较低的品种,效果尤为显著。 催芽以催至芽微胀而根不萌发或很少萌发为原则。 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堆积保温催芽和堆肥酿热催芽两种方法。 堆积保温催芽:把经过浸种消 6、毒的蔗种堆成宽和高各 1m 左右,长度视播种量而定,淋水保湿,上面盖一些稻草,再盖薄膜封严保温。 此法简单易行,但因没有酿热材料,催芽时间长些,发芽率低,适于春季温暖的地区采用。 堆肥酿热催芽:用半腐熟的堆肥或厩肥先铺垫 10 厘米左右,然后放一层经浸种的蔗种 20米厚,又放一层堆肥,再放一层蔗种,这样堆 4,最后在堆上覆盖堆肥,加盖尼龙薄膜,保温保湿。 每天检查温、湿度 1,温度最高不宜超过 40,最低不低过 25,以 30左右为宜,经过 5后达堆芽要求即可下种。 切勿催芽过长,以免下种时碰断芽,并影响出苗。 五、种植下种期的确定:甘蔗 10开始发根,13开始发芽,因此,土温稳定在 10以上时便可下种 7、。 一般适时早种,延长生长期,产量较高。 下种方法:下种时种苗要贴泥平放,芽向两侧,不能出现架桥和天地芽的现象。 双行品字形排列,小行距为 15 厘米左右,两段种苗顶端的距离根据种苗节间的长短和播种多少而定。 六、田间管理甘蔗出苗好,这是高产的基础。 在好苗壮苗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为甘蔗创造更加良好的生长条件,才能夺取高产高糖。 甘蔗从种到收,必须抓好下面几个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 1、苗期田间管理本期的生育特点是地下根系生长较快,地上部叶片生长缓慢的营养生长期。 苗期管理的主攻方向:保证苗全、苗齐、苗壮,为能早分蘖争取足够的有效茎数打下良好基础。 苗期壮株的长势长相:出苗快、齐,且出苗率高,每亩苗数要求有 8、4000,要分布均匀。 幼苗生长旺盛,整齐粗壮,不缺苗,病虫少,杂草少。 苗期的管理措施有以下几项:(1)查苗、补苗凡是缺苗断行有 40 厘米以上的地方都要补苗,补种的蔗苗来源,可采用育预备苗的方法:即在下种的同时,于地边育苗补植,或用薄膜、袋钵育苗补植。 育预备苗一般占下种量的 5左右,补苗在蔗苗具有 3叶时进行为宜,选择在雨后或土壤湿度较好时移补,并淋定根水。 (2)施攻苗肥蔗苗两叶一心时,每亩尿素 5克,最好施腐熟人粪尿每亩500克,注意弱苗多施,以达到苗匀、苗壮。 如基肥中缺磷、钾肥时,则宜在这个时候补施,施后薄培土。 (3)中耕除草苗期地上部生长慢,加上行距宽,容易滋长杂草,应及时中耕除草1,掌 9、握在杂草 3叶时进行为好。 为了减轻工作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农业技术全集之植,4)防旱防渍苗期遇干旱,有条件的应及时灌跑马水或淋水抗旱。 雨后中耕松土也是保水抗旱的有效方法。 蔗田积水,出苗前种茎易感染凤梨病,引起烂种烂芽。 出苗后则根系发育不良,蔗苗转黄,甚至烂根死亡。 因此,必须排水防渍。 (5)间种绿肥甘蔗行间宽,封行迟,可及早间种绿肥,用于伸长期压青,这不但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而且能抑制杂草生长,防旱保水,有利于甘蔗增产。 间种要选择适宜的绿肥作物,减少与甘蔗争阳光。 因为甘蔗对阳光比较敏感,若前期受阴蔽则苗弱,分蘖显著减少。 一般以短生、直立、生长期短,压青后易腐烂,含养分较多,茎叶产量高的绿肥为好, 10、其中以豆科绿肥较好,如绿豆、黄豆。 2、分蘖期田间管理本期是以分蘖为中心,根、叶、蘖营养生长较旺盛的时期,是决定有效茎数的重要时期。 分蘖期管理的主攻方向:促进分蘖早、分蘖壮,抑制后期无效分蘖,为达到预期的有效茎数打好基础。 分蘖期壮株的长势长相:生长旺盛,一叶比一叶长大,叶色浓绿,不徒长,分蘖粗壮,每亩有壮苗6000。 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措施如下所述:(1)追施攻蘖肥如基肥和攻苗肥比较充足,幼苗生长比较旺盛的,可在分蘖盛期施一次,称为壮蘖肥。 若基肥不足,攻苗肥又不多,蔗苗生长不良的,攻蘖肥可分两次施用。 第一次在分蘖初期,即主苗具有 6真叶时进行,每亩施尿素 5克或淋粪水;第二次在分蘖盛期,即主苗有 1 11、0真叶时施,每亩施尿素 7克或腐熟农家肥 1000 千克,淋粪水更好,然后覆土盖过肥料。 (2)间苗和定苗在分蘖盛期以后,生长较好的蔗田,一般苗数都大于收获时的有效茎数,为了有效控制苗数,减少养分消耗和后期植株互相阴蔽,提高蔗田群体整齐度,要合理留苗和间除过多的无效分蘖苗。 间苗的标准是四去四留:即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去病留健,去迟留早。 根据这个标准进行间苗,一般比计划有效茎数多留 10间苗分两次进行:分蘖盛期一次,到伸长初期再间苗一次。 间苗要结合剥除枯叶时进行,多以手拔或刀割方式来间苗。 (3)中耕除草培土分蘖期的中耕除草,一般结合追肥和培土进行。 第一次中耕除草,小培土 5 厘米左右,以促进苗根发 12、育和加强吸收能力;第二次中耕中培土10 厘米左右,一般培至填平植沟为度,畦面或平地下种的培高 15 厘米左右。 (4)排灌与防治虫害甘蔗分蘖期需水比苗期稍多一些,一般保持土壤持水量70左右为宜。 土壤湿润、养分充足,有利于甘蔗的分蘖,而过旱或水分过多,会影响甘蔗的分蘖和生长,因此,分蘖期应注意雨后排除渍水。 虫害主要是蔗螟、蔗龟、蓟马和绵蚜虫等为害。 可结合分蘖盛期追肥培土时,每亩施呋喃丹4克。 对防治绵蚜虫,要及时消灭早期发虫中心,可用 40乐果乳剂冲水800药液喷雾可兼治蓟马等害虫。 3、伸长期田间管理本期是以长茎为中心的营养生长旺盛期,是决定有效茎数和茎重的关键时期。 伸长期管理的主攻方向:在保证有效 13、茎数的基础上,促进蔗茎迅速长高增粗,提高单茎重,争取高产。 伸长期壮株的长势长相:蔗株生长旺盛,开大叶,拔大节、长大茎,叶片宽长略下垂,叶色深绿至浓绿色,蔗茎长高快,节间粗而长,病虫害少。 伸长期管理措施如下:(1)重施攻茎肥伸长期是甘蔗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60伸长期施肥可分作两次进行。 第一次是在伸长初期,即在株高 70米时施放,此时应重施,可施尿素 15克。 如间种绿肥应在此时压下,农业技术全集之植,0克,以加速绿肥分解,然后中培土 10 厘米左右,以抑制后期无效分蘖和防止肥料流失。 第二次施肥是在伸长盛期,株高 1m 以上可施尿素 10 千克左右,施肥尽可能与土杂肥相结合,因为 14、土杂肥有利于第二年宿根发株。 结合大培土 15 厘米左右。 (2)大培土大培土的作用是压青、保肥、促进根群生长、抑制后期分蘖、增强抗倒伏能力和方便排灌等。 大培土具体做法:先剥除蔗株基部枯叶及间去无效分蘖,接着施攻茎肥,然后把行间畦沟加深,把碎土覆盖蔗株基部,填满蔗株基部的丛间,促进蔗株发株。 旱坡地甘蔗大培土时要结合筑埂封沟贮水,保水防旱。 (3)灌溉与排水甘蔗伸长期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如遇干旱,则植株矮小,节间缩短而减产。 因此,在伸长期时必须保持土壤湿润,一般保持土壤持水量80为宜。 广西 6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水田蔗区要注意及时排水,以免蔗畦泥土松溶,引起甘蔗倒伏。 9中旬,天气干旱,有水利条件 15、的,要进行适当灌溉。 无水利条件的旱坡地,要注意防旱抗旱,以免影响甘蔗的伸长增粗。 (4)剥枯叶 8间甘蔗伸长快,叶片更新也快,要把下部枯黄老叶剥除,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粉介壳虫为害,同时使蔗茎纤维含量增加,蔗皮变硬,增强抗倒伏能力。 凡水肥条件好,甘蔗生长茂盛,田间阴蔽和湿度大的田块,应剥除枯叶 2,每次可剥除 3叶。 高旱地甘蔗易受秋旱威胁,为了防旱保水,一般不剥除枯叶,或剥叶后留在蔗地,复盖蔗畦。 如为加速良种繁殖,准备全茎作种的蔗田,只去掉叶片保留叶鞘护芽。 剥叶时,不要剥去青叶。 每株甘蔗要保持 9绿叶,否则,会影响产量。 (5)防治病虫害此期各种蔗螟继续发生为害,造成螟害节、死尾,既影响生长,又易引起风折。 此时绵蚜虫繁殖也很快,有的蔗区,发生黄斑病、褐条病和眼点病,致使叶片早衰,这都会影响甘蔗生长,故要加强检查,及时防治。 4、后期的田间管理从蔗茎伸长基本停止至收获这段时期为甘蔗生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