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粤白糯1号内容摘要:
1、 号 粤白糯 1 号由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1998 年育成,2003 年 3 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4 年参加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67 平方米,居 21 个参试种第 4 位。 2003 年以来该品种在广东、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区开始试种,面积不断扩大,至 2004 年种植面积达 1 万公顷,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抗病、适应性广。 1 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 在广东,从播种至鲜果穗采收,春植 73 天,秋植 70 天,在国家东南区区试中,生育期平均。 该品种生长势强,叶鞘紫红色,成株期叶厚色浓,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 位高 穗长 2、筒形,穗长1920粗 5右,穗行数 16 行,穗粒数 533 粒,籽粒白色,轴白色,色泽一致,感官品质好,单穗重 440g,出籽率 糯性高,风味和柔嫩性好,皮较薄,品质较优。 经农业部黑色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测定,支链淀粉含量 维生素 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004 年接种鉴定,粤白糯 1 号表现兼抗 3 种病虫害,具有较好的综合抗性,中抗大斑病(5 级)、抗小斑病(3 级)、抗玉米螟()。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2 地整地对土质要求不太严格,砂壤、粘性或半粘性土壤均可,最好是冲积土质。 选择生产地块时要注意低洼地块可以排水、高坡地要有灌水条件。 同时还要注意隔离,糯玉米必须与其他类型玉米 3、之间隔离 300m 以上,如有自然屏障,可适当缩短距离,以免互相串粉,影响食用品质。 也可利用错期播种进行时间隔离,使其花期错开,一般错期播种 15 天以上。 期播种,合理密植春播时要求地温连续 10 天保持在 13以上方能播种(直播)。 地膜覆盖可适当提前播期。 华南地区一般春播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秋播在 8 月中下旬至 9 月上旬。 夏季播种应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来定,因为授粉期间多雨或者气温在 35以上时植株授粉不良。 667 平方米播种密度一般 33003500 株。 田块整地起畦,大垄双行,宽行 8090可单行,行距 60平播,田块不能积水,株距2730穴 1 株。 水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4、每 667 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 1500磷酸钙 50元复合肥 20意基肥不要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烧伤种子。 适时追肥当玉米生长到大喇叭口时期(1012 片叶)追施磷肥,攻苞肥,以促进生殖生长。 667 平方米施复合肥 20化钾 8根据苗情及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调整追肥数量。 苗期注意保苗、补苗间苗定苗时要注意大小一致,留壮苗,每穴 1 株。 补苗要选择傍晚或阴天,并及时灌水。 拔节、抽雄时期如发生干旱缺水,要及时灌水;如发生水涝,要及时排水。 一般情况下每株只保留 1 个健壮雌穗。 8%巴丹或杀虫丹可溶性粉剂 500g,加入筛选过的细小土粒或煤渣4050均,配制成毒土,每 667 平方米施 10于心叶内来防治玉米螟。 用毒谷或电网来防治鼠害。 时采收鲜果穗采收的时期和采后处理对食用及加工品质影响较大。 要根据当时的气候特点和作物的生长时期及时采收。 一般授粉后 23 天左右采收较好。 采收期不宜太早,也不宜太迟。 专利查询。高产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粤白糯1号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优七号” “秦优七号”由陕西省油菜研究中心选育,具有高产、高含油量、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等特点。 陕西省 2002 年引进示范种植,一般亩产在 200 公斤以上。 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精细整地适时早播精细整地:油菜育苗移栽,要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向阳平整的地块作苗床。 基肥要以农家肥为主,配施 N、P、K 复合肥及硼肥。 适时早播:为了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栽培,“秦优七号”的播期
7 号中国农科院甘薯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早熟小麦新品种“徐麦 27 号”,2003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该品种经三年江苏省淮北片区试和省新品种展示,表现突出,产量稳定。 在2003 年江苏省淮北片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3728 千克,比“陕 229增产33;在省新品种展示中,平均亩产 532 千克,比“淮麦 18”增产 81。 该品种为半冬性偏春多穗型早熟品种。 幼苗半匍伏
9 号 花育 19 号的审定编号:国审油 2002018,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育成的早熟出口大花生新品种。 2002 年 4 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质性状该品种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内种皮金黄色,符合普通型传统出口大花生标准。 2002 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试,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油酸/比对照鲁花 9 号高。
1、 号 海花 6 号是海阳市种子站继海花 1 号选育推广普及后,又经过多年努力,杂交选育的一个高产、优质新品种,其公安厅出优点是产量及品质都高于海花 1 号,籽仁符合出口标准。 选育过程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们选育了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海花 1 号后、推广普及到全国 20 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到 80 年代末,由于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花 1 号因籽仁有裂纹、油斑
己的处境是否安全,但是,我没有恐惧。 真正的危险并不是立时可见的,也许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对你的身体有影响,所以当时我没有害 怕。 ” 深深地知道,在辐射面前,人类有多么脆弱,即使在上锁的密封车内也不能保证什么。 在行驶途中,他们只敢在不得不清理道路上的障碍物时才下车。 他甚至记得自己一共有多少次下车: “ 在禁区内,我一共 4次走出车门外。 ” 渐渐接近目的地时,他们看到
更好些。 【答案】 (1)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急于了解长白山为何是 “ 最后的山 ” ,欲擒故纵,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2)在写了长白山的荒凉,期待野生动物但它们终未出现,反思进山人的行为后,水到渠成地引出长白山是 “ 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 ,是 “ 最后的山 ”。 (3)文章是一篇游记类散文,理应先 “ 游 ” 后 “ 感 ” ,而长白山是 “ 最后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