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庭二期红线外沟渠方案5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2 柱、梁 177。 10mm 4 分布钢筋间距 177。 20mm 5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177。 20mm 焊接骨架 177。 10mm 6 弯起点的偏差(加工偏差177。 20mm包括在内) 177。 30mm ⑵、箱身底板施工 箱身施工首先要做好测量工作,应使箱身中心线、基础中心线在同一线上,将箱身的十字线弹出,并设计弹出箱身沉降缝位置,缝宽 3cm,绑扎钢筋,立底板外模,立底板外模应高出底板 1m,模板采用钢模,钢模衔接处用宽胶带贴缝。 ⑶、施工底板砼 在模板、钢筋施工完成后,应对模板 和钢筋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模板的竖直度表面平整度及棱角线型的检查,保证模板竖直,表面平整及接缝严密、棱角分明,可浇筑底板砼,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采用混凝土泵送入模,振捣棒振捣,覆盖养生。 ⑷、箱身墙及顶板模板施工 底板梗肋混凝土灌注完毕,达到一定强度,能抵抗震动或偶然撞击后,支立架设边墙模板及顶板内模。 模板的安装,模板的施工顺序:先立两边墙内模至上倒角,然后立外边墙模板,最后搭支撑架铺顶部模板。 顶板模板要求 2cm 的上拱度。 ⑸、支架及加固 ①、为确保支撑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箱 身内及顶部采用满堂支架,满堂支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支架纵、横向及两侧间距根据顶板实际厚度确定,整个支撑体系纵、横向设置剪刀撑,使整个支架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 支架顶部及两侧安装好调节杆,在调节杆上铺设方木。 ②、箱外采用钢管及方木加固,为确保箱身的几何尺寸,边墙内外模板再采用φ 12钢筋拉杆及支撑方木加固方法。 ③、箱身内所有外露面模板采用 胶合板 ,与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表面刷涂脱模剂,边墙模板用拉杆固定。 伸出混凝土外露表面的拉杆加焊止水环,拆模时将拉杆拆除,表面用高强防水砂浆填塞密实。 ④、模板 接缝采用涂石蜡处理,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安装完毕后及时检查其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花满庭二期红线外沟渠方案 河道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鑫智钢结构哦 i 13 ⑤、立模支撑要求牢固,支架安置在可靠的基底上,框架顶板内模、边墙内模及直接支撑混凝土重力的支架,其挠度不超过构件跨度的 1/400。 框架边墙壁外模及支架不超过跨度的 1/ 表 56 模板的安装质量标准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附注 1 模内尺寸:宽 0~ 15 2 模内尺寸:高 0~ 15 3 模内尺寸:长 0~ 5 4 侧面弯曲 L/1500 L为构件长度 5 预留孔洞位置 10 用于 设计无规定时 表 57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附注 1 模板轴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177。 5 不再与制造偏差叠加 2 模板内侧表面最大局部不平 3 自底板底部与箱身顶面 3 高程 177。 15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L/1500 L为梁、板的跨度 5 两模板内侧高度或宽度 0,+ 15 保证截面较小的杆件不小于设计截面 ⑹、框架混凝土施工 ①、每个框架分两次浇筑成型,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②、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 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填塞严密,内面涂刷脱模剂。 框身的沉降缝设置,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沉降缝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沥青木板,不得有偏斜。 ③、浇筑时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 30cm,并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 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 倍与模板保持 5~ 10cm 的间距,插入下层 5cm 左右,并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砼坍落度要严格按照试验的数据控制,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 2m 时,必须用溜槽灌注,溜槽出口距砼表面 左右。 防止砼离析。 ④、砼的捣固:砼的捣固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必须严密组织,规范操作。 一是必须固定人员,责任到人,分片承包。 二是捣固要适当,既要防止振捣不足,也要防止振捣过度,以砼不再下沉、表面开始泛浆、不出现气泡为度。 花满庭二期红线外沟渠方案 河道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鑫智钢结构哦 i 14 ⑤、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并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 大体积砼施工中要注意内外温差及砼核心温度最大值的控制。 ⑥、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沉降观测点及预埋部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 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 ⑧、砼浇筑必须坚持动态质量控制和“三方值班制”(工程项目领导、技术和试验人员),人、机、料、工每一个环节应具备条件,不得盲目施工。 ⑨、外加剂:所使用的外加剂使用前必须在经过试验室鉴定合格后,由监理批准使用,使用外加剂时须采用计量装置。 ⑩、原材料:同一涵用同一厂同标号的水泥,砂石料也必须来自同一料场,同一材质。 ( 7) 、沉降缝施工 沉降缝的施工,按设计施工图位置设置,做到两端竖 直、平整,上下贯通,沉降缝的填塞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要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 (1)、沉降缝施工步骤为: ①、安装钢筋支架和横筋 在安装框架钢筋时,将钢筋支架和横筋与框架钢筋固定在一起,用以固定传力杆和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②、固定传力杆和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③、浇注混凝土 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加强 防水卷材周围混凝土的捣实。 ④、安装沥青木板 在浇注下一节箱身混凝土前将加工好的沥青木板( 2cm 厚)固定好。 ⑤、当相邻两节框架身混凝土浇注完毕,在沥青木板箱身内侧填塞 5cm 长聚氯乙烯胶泥,用于加强沉降缝的防水。 花满庭二期红线外沟渠方案 河道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鑫智钢结构哦 i 15 (2)、沉降缝大样图如图 52所示: 伸缩缝5 倒角沉降缝构造图3cm5 倒角 沥 青木板防水涂料及防水卷材 C 40 细石纤维混凝土防护层由3 cm 加厚至5c mT QF 防水层 沥青木板伸缩缝H ≥1 .0 m H 1 .0 m轨 底至路肩高度3cm 3cm 3cm 3cm 图 52 框架沉降缝构造图 (3)、沉降缝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填塞前,缝内应清扫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杂物和积水。 沉降缝表面质量应达到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塞填密实,外表光洁。 ③、沉降缝不得渗水。 表 58 框架涵外型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宽度 177。 50 尺量检查 2 轴向长度 177。 50 3 顶、底板厚度 +20, 5 4 中、边墙厚度 +20, 5 混凝土养护 ⑴、准备工作 ①、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应做好施工环境调查,包括水源、水质、电力设施、交通条件等情况,都必须调查清楚。 ②、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形式和设计及规范要求等,结合现场条件,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 ③、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养护方案,混凝土施工前组织材料和设备进场,同时花满庭二期红线外沟渠方案 河道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鑫智钢结构哦 i 16 安排好负责人员,制定养护制度和管理办法。 ④、提前按养护方案敷设好有关线路,并检查是否畅通。 注意养护管线的标 志和保护。 ⑵、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覆盖保温塑料布及棉被等措施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 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 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 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 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防水层施工 ⑴、防水层施工准备 防水层在制作之前应对施工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查和验收,基层应做到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凹凸不平现象,平整度用 1m 长靠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不大于 3mm。 防水层铺设前应采用高压风枪清除基层表面灰尘。 框架 涵顶部采用 C30 细石子混凝土 2%坡度铺设三角垫层。 两侧及顶部填土高度≥ 1m 者采用丙种防水层,即再生橡胶沥青涂料二道,不透水土保护层(厚 20cm)。 在箱身沉降缝处塞入防水涂料及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再填入通长不透水土保护层;箱身与翼墙沉降缝先用 M10 水泥砂浆塞缝,再用防水涂料及防水卷材。 ⑵、防水层的铺设 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先行纵向搭接,再进行横向搭接,纵向搭接接头应错开。 纵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120mm,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100mm。 铺设工艺及材料用量应符合通桥( 20xx) 8061 的规定。 花满庭二期红线外沟渠方案 河道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鑫智钢结构哦 i 17 ⑶、防水层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①、防水卷材铺贴应从框架顶部从上往下铺设,铺设防水卷材时,粘结剂应做到涂刮均匀,厚度应控制在 ~。 搭接处两层防水卷材之间的粘结剂厚度不得小于 1mm。 ②、防水涂料均匀喷涂于基层表面。 ③、采用人工涂刷,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④、涂刷时须分 2 次进行,以防止气泡存于涂膜内。 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