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 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考点】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根据气体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判断,其依据是气体的性质,主要是溶解性、密度、是否与水反应、是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四项. 【解答】 解: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故可用排水法收集,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所以不能用任何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依据,要明确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或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性质.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与物质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 D.金属铜用做导线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硬度大. B、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主要利用了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小. C、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进行光合作用. D、金属铜用做导线利用了物理性质导电性良好.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正确判断物质的用途是由哪方面性质决定的问题.可以依据一干的叙述进行具体的判断. 9.下列有关实验及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电解水时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 后溶液变成红色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解答】 解: A、红磷在空气和氧气中都能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现象,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区别野外采集的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 ) A.明矾 B.活性炭 C.肥皂水 D.石灰水 【考点】 硬水与软水.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考虑; 【解答】 解: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故选 C.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长期饮用硬水的危害. 11.可用推拉注射器栓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 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注射器内有液体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压强差来产生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压强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利用温度的变化引起气体体积变化,二是利用外力产生压强差. 【解答】 解: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 射器的活塞时, 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故选 A. 【点评】 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现象结果,故在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2.下列反应即不属于分解又不是化合反应的是( ) A. CO2+H2O═H 2CO3 B. NH4HCO3\stackrel{△}{═} NH3↑+H 2O+CO2↑ C. C2H5OH+3O2\frac{\underline{\。 点燃 \。 }}{\。 }3H2O+2CO2 D. 2Cu+O2\stackrel{△}{═} 2CuO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特点进行,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化合反应. 【解答】 解: A、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故 A正确; B、碳酸氢铵受热的反应为分解反应,故 B正确; C、酒精燃烧的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 C错误; D、铜和氧气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故 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反应的特点进行. 13.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 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A、根据三种气体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B、根据空气和氧气在石灰水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C、根据氧气和空气都不会与水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燃着木条在三种气体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二氧化碳会与水生成碳酸,但是也没有现象,氧气和空气 都不会与水反应,不能鉴别,故 A错误; B、根据氧气和空气都不会使石灰水变浑浊,不能鉴别,故 B错误; C、氧气和水都不会与水反应,生成物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不能鉴别,故 C错误; D、燃着木条在空气中现象不变,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20xx-20xx学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1、抗一号小麦良种是华农华林(北京)国际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最新研育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加拿大优质小麦和鲁麦 168 作父母本有性杂交选育面成),其品种特性;l、长势较高,一般在 8085 厘米,杆粗壮,极强硬,麦熟净黄秆宜留麦杆草。 2、用种量特少,一般用种早期 4 千克,中期最多不超过 5 千克(特殊不同条件地块晚期可增加到 6 千克)。 3、分蘖成穗力特强,成穗率特高(分蘖率平均 46,高达
1、 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 选育过程1996 年原阳县农科所用山东省农科院的水稻品种鲁香粳 1 号为母本,本地优质米当家品种新稻 68父本杂交,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分蘖力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株高超过双亲。 在 的选择中,以产量和米质作为重点,辅之以其它优良性状;谱号为 1999158)的株行生长整齐一致,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植株稍高,分蘖中等,其主要性状超过双亲,米质较优,熟期适中。 于
是危言耸听。 作者郑重忠告: “ 为了自身,为了这个哺育着珍贵的生命的蔚蓝色星球,我们人类自当走出 ‘ 主人 ’‘ 中心 ’ 的自恋情结,低下那傲慢的头颅,收勒征服欲望的马缰,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与自然和谐相处。 ” 是啊,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 悦 ” 读心得:
元素的种类不变. 11.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N2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 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石墨很软﹣﹣可作电极 假酒中毒﹣﹣由甲醛引起 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 假盐 中毒﹣﹣由 NaNO2引起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 日常生活经验 缺维生素 C﹣﹣易引起坏血病 缺钙﹣﹣易骨质疏松或得佝偻病
(%) 印尼 (%) 印尼 (%) 德国 (6%) 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伟大的转折”的探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为图中空缺的部分配一个人物图片,他是 ( ) ,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 ) ,在方框②④内应该填写的是 ( ) 中美建交 安 恢复合法席位 港澳回归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材料解析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1、象一号” “金象一号”由甘肃金象公司利用自己培育的玉米自交系“金象 4C”和“金象55”杂交选育而成,于 2003 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播 150 天,夏播 105,属中晚熟品种,幼苗顶上能力强,出苗整齐,生长势强。 株型紧凑,植株清秀,叶片中宽、深绿,株高 305 厘米,穗位 1429 厘米,茎粗 398 厘米,穗长 224 厘米,穗圆筒形,籽粒马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