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含解析内容摘要:
评】 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9.铝、铁、铜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生产生活中使用的铁制品都是铁合金 C.工业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等 D.三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反应 【考点】 生 铁和钢;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和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生活中的铁制品是铁合金,根据炼铁的原料解答,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解答. 【解答】 解: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正确; B、生产生活中使用的铁制品都是铁合金,正确; C、工业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正确; D、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错误; 故选 D. 【点评】 掌握金属的性质和应用以及金 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葡萄糖(其化学式为 C6H12O6)是人体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24 个原子 B.葡萄糖中 C、 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 1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80 D.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 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 A.由化学式可知, 1个分子中含有 6个 C原子、 12 个 H原子、 6个 O原子,共 24个原子,故正确; B.由化学式, C、 H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 112 ) =6: 1,故正确;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112+166=180 ,故正确; D.由化学式, C、 H、 O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 112 ):( 166 ) =6: 1: 8,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 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不能析出晶体 B. 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 t2℃ 时, 30g乙加到 100g水中能得到 130g溶液 D.升高温度,甲的不饱和溶液会变成饱和溶液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随 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B、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 C、根据在 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计算分析; D、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解答】 解: A、由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能析出晶体.故 A错误; B、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1℃ 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予一点,所以, 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 B正确; C、由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25g,所以, t2℃ 时, 30g乙加到 100g水中 能得到 125g溶液.故 C错误; D、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甲的不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等信息,解答时要结合相关知识细心分析. 1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气体受热膨胀,说明温度升高微粒变大了 C. 1滴水里约有 10 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D.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说明微 粒之间有空隙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以及微粒的关系和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 B、气体受热膨胀,说明温度升高微粒间间隔变大了,错误; C、 1滴水里约有 10 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 D、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正确; 故选 B. 【点评】 掌握微观粒子的构成以及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容易液化而成为液氨,液氨可以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X+6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氨属于混合物 B. NH3中 N元素的化合价为﹣ 1 C. X的化学式为 NO D.液氨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 解: A、液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设 NH3中 N元素的化合价为 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有: x+( +1) 3=0 ,x=﹣ 3,即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 4NH3+3O2 2X+6H2O可知, 反应前氮原子是 4个,反应后应该是 4个,包含在 2X中; 反应前氢原子是 12个,反应后是 12个; 反应前氧原子是 6个,反应后是 6个; 由分析可知,每个 X中含有 2个氮原子,是氮气, X的化学式 N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液氨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取少量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集中加热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器 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B、可燃性气体在使用前,必须检验纯度. C、根据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向装置中加药品,防止装置漏气,更换仪器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实验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以防气体燃烧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进行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 “ 粗盐的初步提纯 ” 主要实验过程是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等.下列有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 100mL量筒量取 10mL水 B.用玻璃棒把粗盐捣碎、研细 C.将粗盐水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D.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考点】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 B、根据把粗盐捣碎、研细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 一贴、二低、三靠 ” 的原则.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应用 100mL量筒量取 10mL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把粗盐捣碎、研细需用杵,不能使用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 一贴、二低、三靠 ” 的原则,不能将粗盐水直接倒入过滤器中,应用玻璃棒进行引流,故选项说法错误. 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 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粗盐提纯的步骤、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6.溶液、浊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上把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溶液,喷洒使用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为溶液,易被人体吸收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 溶液、浊液 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不溶于水的农药和水混合配成的是悬浊液进行解答; B、根据在溶液里反应物接触的更加充分进行解答; C、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 D、根据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后变成溶液,易被人体吸收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不溶于水的农药和水混合配成的是悬浊液,所以农业上常把一些不溶于水的农药配成悬浊液来喷洒使用,故 A错误; B、在溶液里反应物接触的更加充分,所以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比固体间的反应要快,故 B正确;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20xx-20xx学年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含解析
相关推荐
1、象一号” “金象一号”由甘肃金象公司利用自己培育的玉米自交系“金象 4C”和“金象55”杂交选育而成,于 2003 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播 150 天,夏播 105,属中晚熟品种,幼苗顶上能力强,出苗整齐,生长势强。 株型紧凑,植株清秀,叶片中宽、深绿,株高 305 厘米,穗位 1429 厘米,茎粗 398 厘米,穗长 224 厘米,穗圆筒形,籽粒马齿形
(%) 印尼 (%) 印尼 (%) 德国 (6%) 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伟大的转折”的探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为图中空缺的部分配一个人物图片,他是 ( ) ,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 ) ,在方框②④内应该填写的是 ( ) 中美建交 安 恢复合法席位 港澳回归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材料解析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元素的种类不变. 11.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N2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 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石墨很软﹣﹣可作电极 假酒中毒﹣﹣由甲醛引起 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 假盐 中毒﹣﹣由 NaNO2引起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 日常生活经验 缺维生素 C﹣﹣易引起坏血病 缺钙﹣﹣易骨质疏松或得佝偻病
15 玉米具有何特点和优势1、农大高油 115:中国农业大学选育。 1996 年、1997 年和 1998 年分别通过了北京市、天津市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在春播生育期 120天,株高 285右,穗位高 150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 310g。 籽粒含油量 比普通玉米高 1 倍左右,蛋白质含量 秸秆含粗蛋白 可作青饲,是粮、油兼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 抗大斑病、小斑病
1、、野外摆袋,诱导定向出菇猴头菇是好氧性菌类,栽培场所要求空气新鲜,野外菇棚较为理想。 菌袋经过室内发菌培育 25天左右,菌丝生理成熟,便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猴头菇通常出现菌丝尚未走满袋,就开始现原基,分化成子实体。 因此要注意观察,及时把菌袋搬到野外阴棚内摆场,并进行搔去原菌种块表层,诱导定向整齐出菇。 现有摆场常见 3种方式:第一种搭架 45 层,集约化立体栽培。 第二种搭架 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