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1)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 要选用蛋白质含量在 45%以上的高蛋白大豆品种。 目前我省推广的皖豆 16、皖豆 21、豫豆 22 以及徐豆 9 号等都达到了高蛋白大豆的质量要求,中豆 26 则符合优质兼用大豆的质量要求,可选择种植。 (2)选地与施肥。 由于重茬豆减产 2030%,迎茬豆减产 510%。 所以最好选择无污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不重(迎)茬的标准化农田种植高蛋白大豆。 每亩施农家肥 1000 公斤以上,于整地前均匀施下,化肥方面,氮磷钾的比例为1:2:1,一般每亩施磷酸二铵 13 公斤,硫酸钾 5 公斤,与种子分层施下。 (3)拌种。 大豆在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 2、施。 方法是:用少量米汤或清水将菌剂调成糊状,再与种子拌匀,置于阴凉处,稍干后拌上少量泥浆或草木灰裹种,最后拌磷钾肥,或添加少量钼、硼、锰等微量元素肥料,而后立即播种。 在缺钼、硼和石灰性土壤上,可分别用钼酸铵、硼砂和硫酸锰拌种,增产效果明显。 (4)田间管理。 亩用 50%的乙草安 130 毫升加 48%的广灭灵 50 毫升对水 25 公斤,于大豆播种后立即喷药进行芽前土壤处理,对多种杂草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耕具有破除板结、蓄水保墒、消灭杂草、促进根瘤菌成活与生存、提高固氮能力等多种作用。 应按浅耕 23 遍,最后一次中耕可结合进行培土,以防倒伏。 开花到鼓粒是高蛋白大豆吸水速度最快、耗水量最多的时期, 3、此期如果土壤水分低于 25%,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 灌溉应掌握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 一般每隔 57 天灌溉一次,连续浇 23 次,可保花保荚,提高产量和品质。 大豆又是一种耐涝性较差的作物,淹水后容易造成落花落荚,因此要注意开沟排涝,防止产生渍害。 豆在结荚末期追施氮肥,既可满足大豆鼓粒对养分的需要,又不会造成旺长,有利于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一般地块花荚期开沟每亩追施尿素 10公斤左右,也可结合灌溉撒施于大豆行间。 如果肥料不足,应在鼓粒期进行根外追肥。 一般用尿素 斤、过磷酸钙 斤、硫酸钾 斤,提取浸出液,加水 50 公斤喷洒于叶片上,最好在阴天或晴天下午 4 时以后喷施,遇雨应重喷。 (5)适时收获。 摇动大豆植株出现响声、并且植株尚有 10%左右的叶片未落完时收获,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