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1)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 要选用蛋白质含量在 45%以上的高蛋白大豆品种。 目前我省推广的皖豆 16、皖豆 21、豫豆 22 以及徐豆 9 号等都达到了高蛋白大豆的质量要求,中豆 26 则符合优质兼用大豆的质量要求,可选择种植。 (2)选地与施肥。 由于重茬豆减产 2030%,迎茬豆减产 510%。 所以最好选择无污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不重(迎)茬的标准化农田种植高蛋白大豆。 每亩施农家肥 1000 公斤以上,于整地前均匀施下,化肥方面,氮磷钾的比例为1:2:1,一般每亩施磷酸二铵 13 公斤,硫酸钾 5 公斤,与种子分层施下。 (3)拌种。 大豆在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 2、施。 方法是:用少量米汤或清水将菌剂调成糊状,再与种子拌匀,置于阴凉处,稍干后拌上少量泥浆或草木灰裹种,最后拌磷钾肥,或添加少量钼、硼、锰等微量元素肥料,而后立即播种。 在缺钼、硼和石灰性土壤上,可分别用钼酸铵、硼砂和硫酸锰拌种,增产效果明显。 (4)田间管理。 亩用 50%的乙草安 130 毫升加 48%的广灭灵 50 毫升对水 25 公斤,于大豆播种后立即喷药进行芽前土壤处理,对多种杂草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耕具有破除板结、蓄水保墒、消灭杂草、促进根瘤菌成活与生存、提高固氮能力等多种作用。 应按浅耕 23 遍,最后一次中耕可结合进行培土,以防倒伏。 开花到鼓粒是高蛋白大豆吸水速度最快、耗水量最多的时期, 3、此期如果土壤水分低于 25%,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 灌溉应掌握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 一般每隔 57 天灌溉一次,连续浇 23 次,可保花保荚,提高产量和品质。 大豆又是一种耐涝性较差的作物,淹水后容易造成落花落荚,因此要注意开沟排涝,防止产生渍害。 豆在结荚末期追施氮肥,既可满足大豆鼓粒对养分的需要,又不会造成旺长,有利于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一般地块花荚期开沟每亩追施尿素 10公斤左右,也可结合灌溉撒施于大豆行间。 如果肥料不足,应在鼓粒期进行根外追肥。 一般用尿素 斤、过磷酸钙 斤、硫酸钾 斤,提取浸出液,加水 50 公斤喷洒于叶片上,最好在阴天或晴天下午 4 时以后喷施,遇雨应重喷。 (5)适时收获。 摇动大豆植株出现响声、并且植株尚有 10%左右的叶片未落完时收获,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专利查询。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1、、野外摆袋,诱导定向出菇猴头菇是好氧性菌类,栽培场所要求空气新鲜,野外菇棚较为理想。 菌袋经过室内发菌培育 25天左右,菌丝生理成熟,便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猴头菇通常出现菌丝尚未走满袋,就开始现原基,分化成子实体。 因此要注意观察,及时把菌袋搬到野外阴棚内摆场,并进行搔去原菌种块表层,诱导定向整齐出菇。 现有摆场常见 3种方式:第一种搭架 45 层,集约化立体栽培。 第二种搭架 1层
15 玉米具有何特点和优势1、农大高油 115:中国农业大学选育。 1996 年、1997 年和 1998 年分别通过了北京市、天津市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在春播生育期 120天,株高 285右,穗位高 150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 310g。 籽粒含油量 比普通玉米高 1 倍左右,蛋白质含量 秸秆含粗蛋白 可作青饲,是粮、油兼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 抗大斑病、小斑病
评】 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9.铝、铁、铜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生产生活中使用的铁制品都是铁合金 C.工业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等 D.三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反应 【考点】 生
1、药种植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农民种植的方法不一,多数还是传统种植粗放管理,因此,长出的山药外皮不光滑、毛多粗糙,颜色不均,有黑点,分叉、短小和畸形,由此亩产低、商品率低、效益差。 这些人为的因素直接制约了这种传统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上述结果的直接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老品种延用多年造成严重退化;二是种植技术无创新。 对此,泰安山药种植研究协会和研究所
还留了两面,想请先生赐画,不知行否。 ” “大家都画了,我不画有违常情。 早些日子,有个房地产老板,说要为一个领导之母贺寿,愿出十万元购一张松画,我一口回绝了。 这两人口碑都不好,我没有兴趣画。 ” “雷老,您的画无价,我不能说用钱买画,我是求画,请成全我这 份孝心。 ” 雷默拎起毛笔蘸上墨,画几株南方的马尾松,再画峭峻的石头。 松干、松枝、松针,凸出土的松根,多棱多纹的石块,下笔沉稳快捷
1、56 的选育与栽培 忻黄单 156 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 2000 年以自选系杂交组配而成的中早熟、高淀粉、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2006 年 2 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品种选育忻黄单 156 是 2000 年以自选系 母本,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其母本 1997 年利用美国坚秆抗病群体选系 国内旅大红骨选系交,经南繁北育,6 代自交育成的抗病优良自交系;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