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栽培春黄豆新方法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场销路好增效快,而且种植黄豆还能培肥地力。 下面向农民朋友介绍春黄豆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种子处理,提高发芽率。 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晒种,以提高种子的生长势。 播种时用钼酸铵O102或根瘤菌(05 公斤菌剂拌 斤种子)拌种。 据试验,经过处理的种子根瘤形成早而多,长势快,分枝早,结实率和饱荚数提高,增产15一 25。 二、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深耕 2025 厘米,反复耙碎后起龟背形垄畦 12 米(水田),旱坡地可宽些,以防积水烂根。 前期特别是三叶期,特别需要钾磷肥,因此要亩施土杂肥 1500公斤、火土灰或草木灰 600 公斤、磷肥 10 公斤、复合肥 20 公斤,拌匀后作底肥, 2、然后开穴播种。 行距 1648 厘米,株距 1214 厘米。 每穴播 12 粒,每亩株数达到 2883 万株。 三、选用翻秋良种,确保一次全苗。 春播时常遇低温阴雨天气,从而造成烂种,影响全苗。 选用翻秋良种发芽率高、生长势强、能保全苗,且成熟早,是夺取稳产高产的关键。 适宜水田种植的良种有粤豆 1 号、粤豆 2 号;适宜红壤丘陵种植的良种有早毛黄、大锦黄和粤豆l 号等。 上述良种有株型紧凑、矮壮、耐旱湿等特性。 黄豆较耐低温,一般在气温稳定在 春至雨水)为最佳播种期,此时有利于促进枝荚多,易夺高产。 四、早中耕早追肥。 促花增荚防倒促增产。 l、黄豆是喜中耕作物,幼苗期生长缓慢易生杂草。 当苗高 1520 厘米时要 3、进行中耕除草培土,以促进根瘤菌发育,培土至子叶节位上可防倒伏。 在中耕时每亩巧施石灰粉 5060 公斤,能提高防病虫、抗倒伏的能力,增加粒重。 2、在开始分枝期每亩施尿素 5 公斤、氯化钾 7 公斤,结合第二次中耕施下,以提高有效坐荚率。 3、在封行时化控促矮壮,亩喷多效唑 07 克兑水 25 公斤,可促矮壮和提高单株结荚数。 4、在花荚期喷施植宝素、磷酸二氢钾 l 一 2 次,结实率可提高 20以上。 五、巧喷抑制剂,打顶心促增产在花期用亚硫酸钠 45 克兑水 50 公斤,每周喷一次,连喷 23 次,可增强大豆光呼吸强度,减少光合作用产物的消耗,增加干物质积累及产量达 8一10;打顶心,在收获前 20 天摘除顶心的,可提高结实率 8一 10。 六、防治病虫害。 保株保花荚保效益。 黄豆前期有蚜虫、地老虎、食心虫,中期有豆荚螟、瓢虫和叶斑病等,危害嫩叶花穗,蛀食豆荚,应选用对口农药及时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