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山区香菇棚夏闲期栽培秀珍菇内容摘要:

1、珍菇属于中温型品种,出菇范围 1528,最适 1822,春秋季可自然出菇。 由于秀珍菇具有变温结实特性,在高于出菇温度范围环境条件下,通过适当的低温温差刺激(10以上温差),可以促进子实体形成。 当前生产上,在超过 28的夏季高温季节,采取将生理成熟的菌袋置于 24的冷库中进行冷刺激 1012h,然后移至菇房出菇的方法,进行反季节栽培,这种反季节栽培方法十分适宜于企业、栽培大户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但由于这种反季节栽培方式,除菇房外,还需建造冷库,菌袋需在菇房与冷库间来回搬移,不仅所需的投资较大,而且费工费力,生产成本较高。 如果能利用高海拔山区夏季冷凉气候和昼夜温差,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反季节秀珍菇 2、生产,可降低秀珍菇反季节生产的投资和生产成本。 因此,研究开发秀珍菇高海拔反季节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于 2004 年夏季在海拔1040m 的庆元县荷地镇荷地村进行秀珍菇反季节栽培试验,取得了成功,首潮菇于 8 月初收获,生物效率达 60%。 现将秀珍菇高海拔反季节栽培技术初步总结如下。 1 选用优质高产菌株秀珍菇不同菌株间的菇形菇质存在较大差异,如有些菌株菇柄短而粗,有些菌株菇盖偏大、菇柄细长,有些菌株菇质较疏松。 栽培时应根据市场要求,选择菌株,以满足客商需要。 本所选育的新菌株“农秀一号”的菇盖大小为 13柄长 35 1实体结实,菌盖浅灰色、菇柄白色,商品性好,产量高,经试验适合于高海拔 3、地区栽培。 2 栽培季节安排秀珍菇常规栽培季节一般在 9 月至翌年 5 月,出菇期集中在 10月中下旬至 11 月下旬和 4 月下旬至 5 月间。 根据秀珍菇具有中温出菇、变温结实的特点,结合高海拔的夏凉、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经试验表明高海拔反季节栽培出菇可安排在 79 月,可与低海拔地区出菇季节完全错开,以达到补淡、优价的目的。 栽培袋制作时间应安排在 5 月。 3 装袋灭菌配方:棉子壳 33%,木屑 55%,麸皮 5%,玉米粉 2%,红糖 1%,碳酸钙 1%,石膏粉 1%,石灰 2%。 高温期制袋,配料时石灰用量提高到 3%,可避免培养料酸化而抑制秀珍菇菌丝生长,并能有效防止杂菌感染。 同时培养料含水量 4、控制在 60%左右,以缩短发菌周期,提高发菌质量。 装袋灭菌:选用优质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规格为 186 3料量可略少于平原常规季节栽培,每袋装料量干料 500g 左右。 装袋时要做到轻装、轻拿、轻放,采用双套环封口,通气性好,有利于发菌;装袋和搬运过程,应注意防止被沙粒或尖物刺破料袋,以免造成杂菌污染。 装袋结束后应及时进灶灭菌。 装灶时,灶内料袋间应留一定的空隙,使蒸汽能均匀地到达所有料袋,以免形成灭菌死角。 采用高压灭菌法灭菌,力下保持 3h,常压灭菌应的在灶内温度达 100后保持 1416h,灭菌后的料袋要及时移入冷却室或接种室。 4 接种与发菌管理待料温降至 28以下时在接种箱(室)中按无菌操 5、作接入栽培种。 接种后,置于通风、凉爽的室内发菌,发菌室温度宜控制在 2325。 若早期(5 月初)接种,高海拔地区气温尚低,可采用集中叠放,利用自身产热提高培养室温度,必要时采取加温措施,以满足秀珍菇菌丝生长所需温度;发菌培养后期(6 月中下旬7 月),若日间气温过高(高于 30),应采取日间关门窗,防止热空气侵入培养室,夜间通风降温的方法,调控培养室温度,及时检查菌袋温度,如温度过高,应及时降低叠放层数和密度以便散热,防止高温烧菌。 培养室光线以偏暗为宜,防止菌袋上部过早出现原基。 菌丝长满袋后,气温 25左右时,继续培养 20d 后进行出菇管理。 5 菇棚准备及出菇管理选择通风条件好的场所作为出菇 6、场所,利用空闲期香菇(花菇)棚作夏季栽培。 菌袋进棚出菇前,适当增加棚顶遮阳物的厚度,防止阳光直射入棚内,有条件的引流动山水进棚;高温期棚顶喷水降温最大限度地创造阴凉环境,保持菇棚内及周围环境清洁,棚内地面撒 1 层石灰。 将长满菌丝并经后熟的菌袋,搬至香菇棚,沿料面割去袋口,墙式叠放于 1、2、3 层等低层花菇栽培架,采用夜间加大通风,充分利用高海拔昼夜温差,催蕾出菇;此时应通过喷水、菇棚保湿等措施保持料面湿润,喷水后应加强通风,注意日间高温时不宜进行料面喷水。 现蕾及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应采取保持地面湿润,空间喷水等方法保持菇棚内湿度为 85%90%,避免直接向菇体喷水,以免引起死菇。 1 潮菇结束后清理料面,停水养菌 57d 后,按首潮菇方法,通过喷水、温差刺激催蕾出菇。 秀珍菇出菇后生长快,达到市场要求的商品标准,及时分批采收,由于夏季气温高,采收后应及时进冷库预冷,并在低温下贮运上市,以免菇体酸化、黄化,导至菇质下降。 采完 1 潮后及时清理料面,作好转潮准备,一般可采收 56 潮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