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度次宜棉区棉花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北纬 45 度以上高纬度次宜棉区,棉花栽培要以高密度早熟优质高产为主线。 总结早熟优质高产栽培经验,优化棉田群体结构,以密取胜,增强棉田抵御风灾能力,中产变高产,从而实现大面积优质高产。 一、品种选择应选择株型较紧凑、抗病、早熟、高产的品种,如新陆早 28 号、13 号、25 号、10 号,以及 2978农 2 号等。 这些品种的生育期在 122 天以内,85%的铃霜前吐絮,纯度高,种性强,性状一致性表现明显。 二、全层施肥根据对土壤的化验结果和条田档案的查阅,以及历年的产量情况,进行测土微机决策平衡施肥。 推荐量的全部 12 吨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以及硼肥、氮肥 60%以上或棉花 2、专用肥结合秋翻全部深施。 沙壤土地可酌情增加滴肥追肥次数、追肥量。 667 平方米投放 150180 千克标准肥。 三、适期早播膜内 5 厘米地温连续 3 天稳定在 10时开始播种。 在乌尔禾区为 4 月 515 日。 早播棉田棉株结铃多铃重,产量高,霜前花比例高。 四、10 天 667 平方米滴水 58 立方米,出苗率可达到 95%,保苗 90%,较常规田提高 5%10%。 2 次,667 平方米水量 1015 立方米。 6 月 1015 日 667 平方米滴水 2025 立方米,滴加氮肥 35 千克,6 月蕾期共滴水 34 次,每次每667 平方米 2025 立方米,滴加肥料 45 千克;7 月花铃期共滴 3、水 34 次,每次每 667 平方米 2025 立方米,滴加肥料 58 千克;8 月 20 日前再滴 1 次水,667 平方米滴水量 2530 立方米,滴肥 45 千克。 整个生育期 667 平方米滴水 280300 立方米,滴肥 4050 千克。 25 日前后 667 平方米滴水 2535 立方米。 秋翻时机车犁地阻力小,土壤不易形成块状,有利于开春整地。 五、适期打顶坚持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 6 月 28 日至 7 月 5 日前打顶结束。 根据棉田肥力、密度、长势长相,留 67 台果枝。 棉株高度 5560 厘米,打顶后摘除的 1 叶 1 心顶尖带出棉田深埋,部分长势旺的棉田可进行去老叶、空果枝及复查漏打顶等工作。 专利查询。高纬度次宜棉区棉花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读 一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 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 “真怪。 ”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 ”“该死的东西。 ”法拉古舰长喊。 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 ”“对,您对。 ”我答。 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
1、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辖 9 个乡(镇),135 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 一熟制灌溉农业区,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玉米是高台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0042006 年稳定在 公顷左右(2004 公顷,2005 年 公顷,2006 年 公顷)。 玉米黑粉病过去在我县一直是零星发生,常年发病率 2%3%,基本不造成为害。 但随着制种玉米面积的扩大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 海新 1 号由海城市农业中心推广站选育而成。 该品种特征特性为有限结荚习性,株高 90 厘米左右,分权 34 个,主茎节数1720 个,荚密,开白花,椭圆叶,成熟荚褐色,白毛。 种皮与种脐均为黄色,粒大整齐,百粒重 24 克左右。 虫食、褐斑、紫斑粒极少,商品性好,抗逆性强,活秆成熟,不易炸荚。 生育期 130 天左右。 产量表现:2001
荛牧儿也。 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1区寄只是一个小孩,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凶恶的强盗的。 1区寄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 文章是如何体现的。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 15— 18 题。 荔 姐 纪 昀 满大娘是我弟弟小时候的奶妈,她有一个女儿名叫荔姐,嫁给邻村的一位农民为妻。 有一天,荔姐听说母亲病了, 来不及等丈夫回来一道去探望,就匆匆忙忙一个人回娘家去了。
1、年来我们通过试验示范,逐渐摸索出几种玉米与其它作物立体种植的高产高效新模式,其中玉米与豌豆作为高、矮杆作物搭配合理,并且共生期短,相互影响小,经济效益显著,很快被广大农民接受。 现就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一、种植形式采用带状种植,早春整地施肥后,以 120 厘米为一带,在带内盖 80 厘米的地膜,覆盖地面宽 60 厘米。 于 4 月上中旬先在空档内种两行早熟豌豆,行距 20 厘米,播幅 13
父”袁隆平主持的“超级稻”实现大面 积试种,并在云南创下了亩产 1139公斤的世界纪录。 据统计,通过“九五”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我国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 600余个,开发新产品近 1000项。 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 40%。 这说明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农业科技大国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高新技术是当今经济发展的火车头④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