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防棉花烂铃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烂铃发生的条件和原因: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侵染为害棉铃引起的。 夏秋多雨时节,棉田湿度较大,若郁蔽较重,通风透光较差,棉花烂铃也比较严重。 棉铃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等,其中疫病是引起烂铃的主要病害。 棉田管理粗放,整枝打杈及化控措施不及时,植株旺长等,均有利于发病。 二、棉花烂铃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防止棉株旺长,减轻棉田郁蔽,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2、及时排水。 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较重的棉田,应加深排水沟,以便加快排水速度。 改善棉花生长发育环境条件。 3、适度化控。 肥水条件较好的棉田,棉株容易旺长,应于棉花 2、生长的前、中期,合理喷施缩节胺,调节棉花生长,防止棉株徒长,减轻铃病为害。 4、调节结铃。 地膜棉或早发棉花的伏前桃过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调节棉花结铃期和结铃部位,可减少烂铃。 早发棉花提倡摘除下部 14 果枝上的早蕾,或及早去掉第一、二果枝。 5、合理整枝。 对于行距过窄、封行较早的棉田,为减轻棉田过分郁蔽,改善中下部光照条件和通风状况,应尽早打去边心,这样可减少蕾铃脱落和烂铃。 6、中耕松土。 行间中耕松土,可破除地面板结,降低棉田湿度,对减轻棉花烂铃有很大益处。 7、摘晒病铃。 把铃期40 天以上,铃壳已经褪色变黄并开始出现黑斑的棉桃,在未烂之前摘收,摘收的棉桃用浓度为 1%的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晾晒,可以得到吐絮较好的棉花。 8、间作套种。 合理间作套种对棉铃病害有明显的防病作用,实行麦病效果较好。 9、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的重要措施,要有针对性的喷施杀菌药剂。 89 月份,当天气预报有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时,应及时进行喷药保护。 喷药应集中在棉株中下部。 常用药剂有多菌灵 1000 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等。 专利查询。高温高湿防棉花烂铃
相关推荐
自己和同伴的昵称,由于穿着绿白色相间的志愿者服装而得名。 2020 年上海举办世博会,一批 80 后、 90 后的年轻人幸运地作为志愿者进入了世博园区,为观展的客人提供服务。 他们接受了严格的上岗培训,除了具有过硬的服务技能外,都具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 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狂风暴雨,不管多么辛苦和忙 碌,他们总是面带微笑,驻守或奔忙在各自的岗位上。 赢得了中外游客与世博组织方的一致好评
菇 93”我室科研人员通过攻关研究,于 1993 年成功地培育出适合于夏季栽培的高温型四孢蘑菇“夏菇 93”(原名“浙 填补了我国夏季蘑菇栽培品种的空白。 使我国蘑菇一年能种二季以上。 高温蘑菇出菇期正值各种食用菌淡季,鲜蘑菇供应断档,价格比旺季时高 35 倍。 已在浙江、四川、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湖南、新疆等 20 多个省市推广,各地政府、菇农将该品种及栽培技术作为效益农业项目引进和推广。
父”袁隆平主持的“超级稻”实现大面 积试种,并在云南创下了亩产 1139公斤的世界纪录。 据统计,通过“九五”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我国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 600余个,开发新产品近 1000项。 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 40%。 这说明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农业科技大国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高新技术是当今经济发展的火车头④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1、3 的栽培技术 夏菇 93 是由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高温型蘑菇品种。 栽培技术如下:方为 3 月下旬至 10 月,长江流域为 5,北方为 6。 菇房消毒可利用现有蘑菇房或塑料大棚等常规蘑菇栽培设备夏季空闲期栽培和塑料中棚地栽培。 一般在春菇结束后,立即清除废料,对菇房和床架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在栽培前用敌敌畏和甲醛进行密封熏蒸。 料以稻麦草为主。 一般分室外堆制发酵和室内后发酵两个阶段。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3 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吉育 73 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于 2005 年育成的中早熟高油(脂肪含量 大豆新品种,适宜吉林省东部及中部部分地区、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等部分地区种植。 2005 年 1 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选育经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中心于 1997 年以吉育 58 号为母本,公交 9532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组合编号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