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防棉花烂铃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烂铃发生的条件和原因: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侵染为害棉铃引起的。 夏秋多雨时节,棉田湿度较大,若郁蔽较重,通风透光较差,棉花烂铃也比较严重。 棉铃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等,其中疫病是引起烂铃的主要病害。 棉田管理粗放,整枝打杈及化控措施不及时,植株旺长等,均有利于发病。 二、棉花烂铃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防止棉株旺长,减轻棉田郁蔽,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2、及时排水。 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较重的棉田,应加深排水沟,以便加快排水速度。 改善棉花生长发育环境条件。 3、适度化控。 肥水条件较好的棉田,棉株容易旺长,应于棉花 2、生长的前、中期,合理喷施缩节胺,调节棉花生长,防止棉株徒长,减轻铃病为害。 4、调节结铃。 地膜棉或早发棉花的伏前桃过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调节棉花结铃期和结铃部位,可减少烂铃。 早发棉花提倡摘除下部 14 果枝上的早蕾,或及早去掉第一、二果枝。 5、合理整枝。 对于行距过窄、封行较早的棉田,为减轻棉田过分郁蔽,改善中下部光照条件和通风状况,应尽早打去边心,这样可减少蕾铃脱落和烂铃。 6、中耕松土。 行间中耕松土,可破除地面板结,降低棉田湿度,对减轻棉花烂铃有很大益处。 7、摘晒病铃。 把铃期40 天以上,铃壳已经褪色变黄并开始出现黑斑的棉桃,在未烂之前摘收,摘收的棉桃用浓度为 1%的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晾晒,可以得到吐絮较好的棉花。 8、间作套种。 合理间作套种对棉铃病害有明显的防病作用,实行麦病效果较好。 9、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的重要措施,要有针对性的喷施杀菌药剂。 89 月份,当天气预报有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时,应及时进行喷药保护。 喷药应集中在棉株中下部。 常用药剂有多菌灵 1000 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