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大豆增产新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0%来自优良品种的选择,在彰武地区适宜种植的品种有辽豆11 号、铁丰 31 号、开玉 12 号等,其中辽豆 11 号、铁丰 31 号均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具有分枝力、抗逆性与抗病性较强等特点,而开育 12 号为有限结荚习性,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 细整地,前茬收获后,用灭茬机将根茬打碎,人工将根茬刨除捡净,随后进行秋耕,耕深 1620 厘米。 耕后立即耙地,起垄并压实。 大豆不施肥的传统做法及施肥量不足,都制约着单产的提高。 一般每生产100 公斤大豆,需要保证纯氮 斤、五氧化二磷 斤和氧化钾 斤。 优先选用大豆专用肥,提倡使用微生物肥料。 每 667 平方米施优质厩肥1000 公斤,或经充 2、分腐熟的有机肥 20003000 公斤;施磷酸二铵 810 公斤和硫酸钾 10 公斤,或施氮磷钾复合肥 10 公斤,高油大豆种植中禁用硝态氮肥。 种肥施用可在顶浆打垄时施在垄底,也可在播种的同时施在播种沟底或种子旁边,化肥与种子必须隔离,相距 3 厘米以上;在初花期和鼓粒期进行根际追肥或叶面追肥。 去病斑粒、虫食粒、杂质,要求纯度净度不低于 98%,播种前515 天内天气晴朗时,将豆种堆放在阳光下暴晒 35 天,摊晒时豆种厚度34 厘米,需经常翻动,播前采用种衣剂按药种比 170 包衣种子,操作时注意防护。 为了提高产量也可用微肥拌种,每公斤豆种可用 钼酸铵溶于水中均匀洒在豆种上,混拌用液量为种子量 3、的 以湿润种子表面为度,切不可过湿,以免泡掉种皮,拌种后在阴凉处晾干备用。 春季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8时开始播种,约在 4 月 20 日至 5 月 10 日之间,最佳播种期在 4 月 25 日前后。 667 平方米播种量在 斤左右,因种子大小而异,不可超过 斤。 播种方式分为条播和穴播,以种子分布均匀为主。 等距条播不论机械条播或畜力开沟点播,需下籽均匀、开沟、播种、覆土、镇压连续作业一次完成。 播后覆土深度 35 厘米;等距穴播每穴下种 3 粒,播后立即覆土。 连片种植可提高高油大豆单产。 春种覆膜可使大豆苗期缩短、花期提前 10 天,宜稀植增产。 播后在 13 片复叶完全展开前,进行间苗,拔除弱苗、小苗、 4、病苗、杂苗,一次定苗。 发现缺苗断条要及时补种。 23 厘米厚的松土盖在苗眼上。 至大豆封垄前完成 3 铲 3 趟。 幼苗生出两片对生真叶时,用利铲在离豆棵 6 厘米处与地面成 60 度角断其侧根和主根,不能过于损伤。 开花结荚期巧施肥明显增产。 初花期每 667 平方米施尿素 35 公斤或施硫酸铵 610 公斤;配合花期追肥,用硫酸铵 15 克溶于水进行叶面喷施;在鼓粒初期可选用尿素 500 克、磷酸二氢钾 100 克、硫酸钾 5 克叶面喷施。 结荚鼓粒期如遇土壤干旱及时灌水;花荚期雨水过多及时排涝。 开花期可喷施生长延缓剂矮壮素、多效唑等。 当幼苗断根35 天,从复叶基部将顶掐去,促其四门斗型四枝分出,这 5、为一次打顶,二次打顶在大豆长到 1 米时将顶打去。 注意一次打顶要小,二次打顶宜老。 植株长至 3 片复叶时发现植株矮化、叶色浓绿或黄绿斑驳、叶片凹凸不平或窄小的皱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掩埋,以免蚜虫将此病毒病传播蔓延。 对蚜虫和红蜘蛛可于 6 月上旬释放蚜虫天敌日本豆蚜茧蜂加以防治,用蜂量每 667 平方米约 7 万头;或在蚜虫发生初期,每 667 平方米用 40%乐果乳油 50 毫升,拌 10公斤湿细砂撒施,也可用 50%抗蚜威 1015 克,对水 4575 公斤喷雾。 8 月中旬,大豆食心虫雌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可有效防治,每 667 平方米放蜂量23 万头;或在 8 月中旬用长 6、约 30 厘米的秫秸 50 根,在 80%敌敌畏乳油中浸泡 3 分钟制成毒棒,每隔 5 垄插 1 趟,每隔 5 株插 1 根,每 667 平方米用药量100 克,也可用 25%敌杀死乳油喷雾。 在菟丝子蔓延初期或阴雨天,用浓度为每毫升 5107(5000 万)孢子的鲁保 1 号喷洒在菟丝子植株上,或用 40%地乐胺乳油喷雾。 在生长后期、草籽成熟前,将大草拔除。 工收获在植株落叶 90%时进行;机械收获则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 人工收割时,割茬要低,一般距地面 56 厘米,以不留荚为准。 收割时做到不丢枝、不炸荚,损失率小于 1%。 割后晒 57 天,打场脱粒要及时,做到同一品种单收单运单贮。 脱粒后进行人工扬场或机械清选,清选后籽粒晾晒数日,以降低含水量。 应用以上栽培技术,通过 1 年在辽西干旱地区的生产试验,结果为高油大豆铁丰 31 号平均 667 平方米产量 220 公斤左右,比对照品种增产 辽豆 11号产量 245 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 开育 12 号产量 200 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