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平菇栽培新技术内容摘要:

1、几年廊坊文安种高温平菇的菇农逐渐增多,但栽培技术难度大,成功率低限制了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我局多年平菇种植推广的经验并结合相关资料,对高温平菇的栽培提出以下建议,供广大菇农参考。 一、选择平菇品种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有收无收在于种”。 有很多菇农没有将平菇品种的温型搞清楚,便拿来种植,造成不出菇或发菌失败。 选择高温型品种:子实体分化温度可达 36,最适 2028。 如:夏平高 1号,其他:高抗 48、江都 71、热抗王、夏优一号、高杂一号、热一号、夏丰 962、伏源 1 号等。 二、保证菌种质量质量好的菌种生命力强,播种后菌丝生长旺盛,实践证明,良种可比劣种增产30%以上,而且出菇力强,茬次均匀, 2、病虫害很少发生。 三、场地选择高温平菇的栽培场地可为树荫下、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闲置菜棚、废弃房舍等。 要求是棚上覆盖物必须要厚,通风良好、排水方便、远离污染源、避风遮雨的地方。 四、菌袋制作及栽培管理引入优质母种以后,可安排在 3 月中下旬制作原种,4 月下旬至 5 月初制作栽培种,5 月下旬至 6 月上中旬进行栽培生产。 原种配方:棉籽壳 麸皮 10%、尿素 石膏 1%、蔗糖 1%,含水量 60%。 栽培种配方原则上不采用富氮物质,可选择:6%、过磷酸钙 2%、生石灰 2%;00 公斤、过磷酸钙 2 公斤、生石灰 2 公斤、尿素 斤;6%、过磷酸钙 1%、草木灰 1%、石膏 1%、尿素 采取熟 3、料制袋,料水比均为 1原料充分混合拌匀后,装入 22 厘米45 厘米米的聚乙烯筒料内打眼后灭菌,待料堆中心温度达 100时维持 10 小时以上。 夏栽平菇除选好优质菌种外,还需加大接种量。 室外场地浇洒石灰水和敌百虫杀灭杂菌、害虫。 要及时配料和接种,操作中防止杂菌污染。 技术要点是控制温度。 栽培袋灭菌结束自然冷却后在接种室内接种,两头接菌法将菌种铺满两头料面。 随后把菌袋单层排放在室内地面上发菌,排间距不小于 50 厘米,袋间距不小于5 厘米。 当菌丝发满肩膀时,用缝衣针在两端各扎一圈小孔透气。 如料温超过35,要向地面洒水并通风降温。 当原基出现后,应加强水分管理,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90%95%(喷水降 4、温增湿不要将水直接喷到菇蕾上),还要适当加大通风量。 当小菇长成时,可直接喷雾水,并控制好温度,最好不超过 30。 五、林间覆土栽培模式林间覆土栽培:割袋 1/2,间距 58 公分,覆土 2/3,留袋口塑筒保湿现蕾;也可平覆,全脱袋,间距稍大,多浇水,上覆 23 厘米粒状稍细土,盖膜保湿,待菌丝长满。 也可覆盖一层麦秆,保湿,透气,且长出的蘑菇较为干净。 间栽培宜用高密度南北向林地,少见光、利通风,行距在 米树地最好。 六、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即可码堆出菇。 菌墙最多码三层,袋与袋之间不能紧靠在一起,应预留 35 厘米的空隙 5、散热,层与层之间可用小竹竿隔开。 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所以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 35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 可安装微喷系统,使用方便并且效果很好。 七、采收当平菇菌盖展开 5 厘米大小时即可采收。 采完一潮菇,即清理料面一次,停水两天,再喷 1 次重水催蕾出菇,可收 45 潮菇。 高温平菇从播种到出菇,时间较快,正常管理,约 20 几天就可出菇,生物转化率可达到 100%130%。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斑病症状。 幼菇的菇盖或小菇的菇盖凹处出现淡黄色斑块,幼菇菇体发粘,停止生长而死亡。 小菇的菇体生长缓慢、失去弹性,稍触碰就会折碎,菇体发粘萎缩,散发腐臭味,病情蔓延很快 6、,导致栽培料面发粘而停止出菇。 病原。 为假单孢杆状细菌侵染,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时易发生。 病菌在栽培料、病菇、土壤中越冬,通过空气、土壤和病残体接触传播。 老栽培场地消毒不彻底、增养料发酵不良,均加重发病。 防治。 发现发病后立即摘除病菇,清理料面,停止喷水,加大通风。 用 1%漂白粉喷洒走道、墙壁,消毒杀菌,对发病的料面用生物农药 72%农用链霉素 500倍液喷洒灭菌,每天喷 12 次,连喷 34 天,彻底杀灭细菌。 堆制培养料时,尽量使堆温升高,当堆稳上升到 65时,可以杀死料堆中大部分虫卵和幼虫;采用后发酵方法,能进一步提高杀虫效果。 在第3 次翻堆时,用 50100 倍的敌敌畏溶液,喷在料堆上,边翻边喷或分层喷射,再用薄膜覆盖,重闷 2 天。 )用 800 倍的鱼藤精或 500 倍的乐果乳剂喷杀。 (2)取 95%的敌百虫粉和工业碱(粗制氢氧化钠)各 6 克,分别研成粉状混匀,置于容器中,加水 6 毫升,便产生强烈的气雾,此雾可在 30 分钟内,杀灭 50平方米菇房中的所有蚊蝇。 使用时应密闭门窗,人在外面,过 1 小时通风后方可入内。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