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水稻主要病虫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2、宣传,动员群众:由于稻飞虱迁入峰次多,田间发育进度极不整齐,防治适期难以掌握,各地在抓好稻飞虱监测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形式及时向群众发布稻飞虱发生情况信息,特别是要大力宣传稻飞虱的严重性和防治技术,在防治的关键时期,深入村社,做好宣传、发动、组织、指导工作,积极开展稻飞虱的统一防治,力争将稻飞虱的为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药剂防治:药剂选用按速效与长效结合,触杀与内吸结合,杀卵与杀虫结合的原则。 每亩杀虫单 75 克加稻虱净 30 克兑水 50 公斤喷雾;或每亩 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50 克兑水 60 公斤喷雾;或每亩 10%吡虫灵乳油4060 兑水 4060 公斤喷雾。 (3 3、)注意事项:随着降雨,稻飞虱会突然暴发,因此前期虫害不重的地方,切不可掉以轻心,应随时检查,防患未然。 二、水稻螟虫1、为害特点:水稻三化螟,只为害水稻,二化螟和大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谷子、甘蔗、茭白、蚕豆及油菜等作物,也寄生在禾本科杂草上。 幼虫为害水稻,使水稻造成枯心苗、枯鞘、半枯穗、白穗、死孕穗或虫伤株。 2、生活习性:以三化螟为例,一年发生 3 代,以幼虫在稻茬里越冬。 春季化蛹羽化。 蛾子在晚间活动,有趋光性。 秧田期卵多产在近叶尖处,本田期多产在叶片中上部。 卵孵化后蚁螟就在附近植株上蛀茎为害,造成“枯心团”或“白穗团”。 幼虫能转移为害。 为害孕穗的水稻时,先在穗苞时咬食嫩粒,抽穗后再蛀 4、入上部茎节造成白穗。 水稻在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受害,圆秆期或齐穗后蚁螟不易侵入。 3、防治方法:(1)铲除稻茬和田边杂草,消灭越冬幼虫;适时春耕灌水 57天,杀死幼虫和蛹;防止品种混杂,适时栽插,使易受害期避开蚁螟盛期以减轻为害。 (2)在发蛾高峰期和蚁螟盛孵时分别施药防治,或根据植保站预测的防治时间进行防治。 药剂可选用:每亩 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 4050 克,兑水50 公斤喷雾;或每亩杀虫双水剂 200250 克兑水 50 公斤喷雾;或每亩虫必杀5060水 5060 公斤喷雾;或每亩 98%巴丹原粉 50 克兑水 50 公斤喷雾。 三、稻瘟病1、为害症状:稻瘟病又叫稻热病,是由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引 6、,斑外缘呈水浸状,背面产生灰青绒毛状霉层。 白点型:病斑呈近圆形小斑点;褐点型:病斑呈褐色小斑点。 (3)穗颈瘟:发生在穗颈上,病斑向上下蔓延,呈淡褐色或灰黑色,病斑初期呈浅褐色水渍状小点,逐渐围绕穗颈、穗轴、枝梗扩展并向上和向下发展,后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墨绿色,变黑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结实、粒重和米质。 多发生在 23 叶期,由种子带菌引起,病菌侵入秧苗基部,出现灰黑色,造成秧苗卷缩枯死,一般不形成明显病斑。 (2)叶瘟:3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一般追肥晚、偏施氮肥、分蘖盛期叶色浓绿的田块易发生叶瘟。 叶瘟病斑有 4 种类型即慢性型:为叶片上最常见的症状,病斑呈梭形,外围中毒部为黄色晕圈,边缘坏死部红褐 7、色,中心崩坏部为灰白色。 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多数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中心灰绿色,斑外缘呈水浸状,背面产生灰青绒毛状霉层。 白点型:病斑呈近圆形小斑点;褐点型:病斑呈褐色小斑点。 (3)穗颈瘟:发生在穗颈上,病斑向上下蔓延,呈淡褐色或灰黑色,病斑初期呈浅褐色水渍状小点,逐渐围绕穗颈、穗轴、枝梗扩展并向上和向下发展,后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墨绿色,变黑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结实、粒重和米质。 2、发病规律: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种上越冬,由空气传播。 在分蘖期和孕穗前期,气温在 2028和高湿条件下,容易引起叶稻瘟流行;孕穗后遇到 20左右低温,能减弱寄主的抗病力而引起穗颈瘟流行。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多 8、雨潮湿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 偏施氮肥引起生长过旺、土壤干旱缺水或长期深灌、冷水灌田或日照不足,都容易使水稻发生稻瘟病。 3、防治方法:稻瘟病的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保健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根本措施,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并做到品种合理布局和轮换,避免单一化种植。 (2)种子处理:可用强氯精消毒,先将稻种预浸 24 小时,然后浸入 300400 倍强氯精溶液中消毒 12 小时,取出洗净后催芽,可兼治细条病、白叶枯病;或用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浸种 2436 小时,洗净后催芽。 (3)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秧 9、,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补施硅肥,巧施穗肥,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防止偏施和迟施氮肥。 (4)药剂防治:在防治策略上应采取“控制苗瘟、挑治叶瘟、狠治穗瘟”的办法。 控制苗瘟在水稻秧苗移栽前 3 天用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喷雾,使水稻秧苗带药移栽,防效较好;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 3%时)喷药保护;穗颈瘟在孕穗后期和破肚期喷药预防最有效。 药剂选择:亩用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3035克,或是防治稻瘟病的根本措施,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并做到品种合理布局和轮换,避免单一化种植。 (2)种子处理:可用强氯精消毒,先将稻种预浸 24 小时,然后浸入 300400 倍强氯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