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虫害防治内容摘要:

1、 月下旬后,旱稻进入一生中营养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多种虫害发生盛期和防治运期。 旱稻害虫因年际间变化很大,应根据监测情况,达到防治指标后再采取防治措施。 一、为害特点 要有稻飞虱、稻叶蝉和稻蓟马,其中稻飞虱为害最重,常迅速暴发成灾,它们吸食汁液,形成大量伤口,破坏稻株(叶)组织,传播病毒,造成黄矮病、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诱发加重小球菌核病。 在孕穗期受害抽不出穗或抽出后呈褐色,多空秕粒,乳熟期受害叶片灰干茎烂,籽粒不实,严重的成片枯死倒伏,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这类害虫发生为害严重期在 7 月底至 8 月中下旬。 要有稻苞虫和稻纵卷叶螟。 前者进入8 月后开始为害,三龄前幼虫将单叶纵卷成苞,吃成不规则缺 2、刻,此后将数叶连在一起成为虫苞将叶吃去大半至吃光后者 8 月中下旬进入第三代幼虫的为害盛期,把叶片纵卷成筒状在内啃食叶肉,只留下表皮,形成白色条斑,随着为害加剧,斑斑相连,使田间呈一片片灰白色枯叶。 稻苞虫、稻纵卷叶螟食量很大,白天在苞内为害,傍晚后或阴雨天外出为害,每头幼虫可吃光 59 片叶,为害成条成片,造成减产甚至严重减产。 要有二化螟、玉米螟和棉铃虫。 这些害虫 7 月底幼虫卵孵后即啃食叶鞘形成枯鞘,再蛀食茎内形成枯心苗(以有虫孔与条纹叶枯病区别),8 月上中旬后蛀食茎内形成白穗(以有虫孔与穗颈稻瘟区分),这类害虫也是成条成片为害,造成减产或严重减产。 二、防治措施对吸食汁液的害虫,在发现点片发生蔓延时及时喷药,每亩用 25%扑虱灵 2530 克对水 70 公斤全株喷雾,封锁为害点片。 对啃食叶片叶肉以及蛀食稻茎的害虫,其防治运期都在幼虫卵孵期至幼虫二龄前,选用农药是 18%杀虫双,每亩 200250 克对水 50 公斤左右喷雾防治,此法对吸食汁液害虫防治效果也很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