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20xx-20xx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一)内容摘要:

D.一定条件下,不能和 NaOH醇溶液反应 20.( 2020秋 •隆化县校级月考)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 CO2和 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则( ) A.分子中 C、 H、 O个数之比为 1: 2: 3 B.分子中 C、 H个数之比为 1: 2 C.有机物一 定是 CH4 D.有机物可能是 CH4O 21.( 2020春 •广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丁醇发生消去反应产物有 2 种 B.卤代烃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醇在 Cu/△ 条件下都能氧化成醛 D.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是 和 C2H5OH 22.( 2020秋 •隆化县校级月考)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步骤( 1)、( 2)的反应类型不同 B.步骤( 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能用 FeCl3溶液检验 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步骤 ( 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不能用溴水检验 23.( 2020 秋 •隆化县校级月考)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 “ 芬必得 ” 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它属于( ) ① 芳香族化合物 ② 脂肪族化合物 ③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④ 有机羧酸 ⑤ 芳香烃. A. ③⑤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24.( 2020秋 •石家庄校级期中)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mol该烃完全燃烧消耗 O211mol B.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中含 2个甲基 C. 1mol该烃完全加成消耗 Br23mol D.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有 6个 25.( 2020•四川) 25℃ 和 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 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 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 A. % B. 25% C. 50% D. 75% 26.( 2020秋 •广元校级期末)下列事实能说明苯环对侧链造成影响的是( ) A.甲苯能使溴水水层褪色 B.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在 100℃ 下生产三硝基甲苯 C.甲苯能使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甲苯与氯气混合在光照下甲基上发生取代反应 27.( 2020•秦州区校级三模)有机物 A的分子式为 C5H12O2,则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化合物 A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①1mol A 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 1mol氢气 ② 含 2个甲基 ③1 个碳原子上不能连接 2个羟基. A. 7种 B. 6种 C. 5种 D. 4种 28.( 2020秋 •隆化县校级月考)下列有关银镜反应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试管先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 B.向 2%的硝酸银溶液中滴 入 2%的稀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配得银氨溶液 C.采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 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 29.( 2020春 •桃城区校级期中)下列反应的有机产物,肯定是一种的是( ) A.异戊二烯( )与等物质的量的 Br2发生加成反应 B. 2﹣氯丁烷( )与 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的混和气体长时间光照后的产物 30.( 2020•广东模拟)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 A.取代、加成、水解 B.消去、加成、取代 C.水解、消去、加成 D.消去、水解、取代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31.(本题 14分)( 14 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 1)已知: ① CO(g)+2H2(g) CH3OH(g) △ Hl= - 91kJmol - l ② 2CH3OH(g) CH3OCH3(g)+H2O(g) △ H2= - 24 kJmol - l ③ CO(g) +H2O(g) CO2(g)+H2(g) △ H3= - 41 kJmol - l 且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 K K K3 则反应 3CO(g) +3H2(g) CH3OCH3(g) +CO2(g) △ H= . 化学平衡常数 K= (用含 K K K3的代数式表示)。 ( 2)一定条件下,若 将体积比为 1:2 的 CO 和 H2气体通入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CO(g) +3H2(g) CH3OCH3(g) +CO2(g),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 CO和 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 CO的消耗速度等于 CO2的生成速率 ( 3)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 在 25℃ 下,将 x mol. L- l的氨水与 y mol. L-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显中性,则 c(NH4+)____c( Cl- )(填 “” 、 “” 、 “=” );用含 x和 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 ( 4)科学家发明了使 NH3 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其装置用铂黑作电极、加入电解质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 NH3。 其电池反应式为: 4NH3+3O2 = 2N2+6H2O, 电解质溶液应显 (填 “ 酸性 ” 、 “ 中性 ” 、 “ 碱性 ” ), 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 32.(本题 14 分)( 14 分)明矾石的主要成 分是 K2SO4Al 2(SO4)32Al 2O36H 2O,还含有杂质 Fe2O3。 利用明矾石来制取纯净的 Al2O K2FeO4和 H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焙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 2(SO4) 2Al2O3+6SO2↑+3O 2↑ ,若生成102gAl2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 2)生成沉淀 I的离子方程式为 ,沉淀 II的化学式为。 ( 3)溶液经加硫酸调节 pH后,过滤, 洗涤,可得沉淀 I,证明沉淀 I已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4)写出 Cl2将沉淀 Ⅱ 氧化为 K2FeO4的化学方程式:。 ( 5)从滤液中得到 K2SO4晶体的方法是。 ( 6) K2FeO4也可以铁为电极,通过电解浓的 KOH溶液来制取,写出电解法制取 K2FeO4的 阳极反应式: . 33.(本题 15分) ( 15分)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 有 效控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显得尤为重要。 ( 1)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 已知: ① N2(g)+ O2(g)= 2NO(g) △ H=+ mol - 1 ② C和 CO的燃烧热( △ H)分别为- mol - 1和- 283kJmol - 1 则 2NO(g+ 2CO(g)= N2(g)+ 2CO2(g)) △ H= kJmol - 1 ( 2)将 mol NO和 mol CO充入一个容 积为 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物质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 CO在 09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________mol11min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第 12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为 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加入 NO C.加催化剂 D.降低温度 ② 该反应在第 24 min 时达到平衡状态, CO2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化学平衡常数 K=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烟气中的 SO2可用某浓度 NaOH溶液吸收得到 Na2SO3和 NaHSO3混合溶液,且所得溶液呈中性,该溶液中 c(Na+ )=________(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 4)通过人工光合作用能将水与燃煤产生的 CO2转化成 HCOOH和 O2。 已知常温下 mol1L的 HCOONa溶液 pH =10,则 HCOOH的电离常数 aK=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A.电化学腐蚀与化学腐蚀并存,因金属多为 合金,且原电池反应较快,则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故 A正确; B.锌比铁活泼,为负极,可防止铁被腐蚀,故 B正确; C.铝比铁活泼,易被腐蚀,故 C错误; D.电镀时,镀层金属为阳极,镀件金属为阴极,故 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比较基础,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 2. D 【解析】 ①C ( s) + O2( g) ═CO ( g) △H 1=﹣ ②CO ( g) + O2( g) ═CO 2( g) △H 2=﹣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 ①+② 得到: C( s) +O2( g) ═CO 2( g) △H =﹣ kJ/mol;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3. C 【解析】反应热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436kJ/mol+243kJ/mol﹣ 431kJ/mol2=﹣ kJ/mol,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抓住反应热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即可完成,难度不大. 4. A 【解析】 A、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故 A错误; B、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 ,故 B正确; C、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阳极上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 C正确; D、若用铁做阴极,则铁被保护不会被氧化,故 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池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5. BD 【解析】钢铁中含有铁和碳,在潮湿的环境中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 A、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难腐蚀,故 A错误; B、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则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2H2O+O2+4e﹣ =4OH﹣ ,故 B 正确; C、原电池是将化学 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 C错误; D、根据反应方程式知,负极反应式为 Fe﹣ 2e﹣ =Fe2+,故 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原电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环境确定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还是析氢腐蚀,会书写电极反应式,为学习难点. 6. B 【解析】 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锂离子电池放电时, Li+向正极迁移,故 A错误; 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锂电极上 Li+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比能量是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能的大小,锂 硫电池放电时负极为Li,锂离子电池放电时负极为 LixC,两种电池的负极材料不同,所以比能量不同,故 C错误; D.图中表示锂硫电池给锂离子电池充电,右边电极材料是 Li和 S,锂负极,硫为正极,左边电极材料是 C 和 LiCoO2,由锂离子电池的总反方程式可知 C+LiCoO2→Li xC+Li1﹣ xCoO2为充电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