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第1章b内容摘要:
星后塌缩 而成 C、黑洞直径仅几千米,但密度大得难以想像,它能把靠近它的一切东西永久吞没 D、人们看不见黑洞,但天文学家能测出它的存在 2关于美国科学家米勒 1953年完成的生命起源第一阶段模拟实验,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 ) A、封闭装置抽走空气,充人氮气、甲烷、水汽和氢气,说明原始大气无游离氧和游离氮,原始生命不能在现代大气中得到演化 B、给封闭装置中的水加热到冷凝器冷却,模拟的是原始溶岩球产生原始海洋的历程 C、电极放出电火花是模拟原始地球诞生之初,宇宙射线、紫外线和闪电等对在原 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的使用,使之发生化学变化而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D、米勒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原始生命是经历了漫长的生物化学变化演化而来 2高空中出现臭氧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由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大量繁衍,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高空中出现了臭氧层 B、高空中没有出现臭氧层之前,太阳中的紫外线对生物的辐射伤害,使得生物只能在原始海洋中生活 C、高空中出现了臭氧层,原来水生生物才有了向陆地发展的可能,于是原始藻类生物登陆 D、臭氧是氧 气分子和单原子氧化合,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单质,它的氧气属于同一种单质 2许多特殊的动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如我国的银杏树。 1938年在南非附近印度洋中捕获了第一条被称为“活化石”腔棘鱼。 银杏树和腔棘鱼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们的特征是 ( ) A、在自然界十分稀有和珍贵 B、该物种出现年代早,但形态结果至今无多大变化,在自然界仍有后代生存但十分稀有 和珍贵 C、该物种出现年代早,但至今仍有后代繁衍 D、该物种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很早,其化石十分稀有和珍贵 二、填空题 (每小 题 1分.共 42分 ) 2天体物理学家预言超新星爆炸后可能形成一种体积很小、密度很大的 _______。 质量更大的恒星爆炸后将形成 ________。 2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主要由 _______和 ________构成。 原始的欧亚大陆露出海面是在______代。 2太阳系是由 __________形成,先形成的是 ________,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 ___________等行星。 2 46亿年至 26亿年前,由星际物质进一步收缩而成的、主要是岩浆组成的地球温度逐渐______,结果地球表面 出现了非常稀薄的 _________,而后又形成了 ___________。 生物的染色体是由 ________和 __________组成的,其中 _________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的遗传物质。 3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设想用一些 ________组合起来,创造出一些具有 _________的新生物。 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叫 ______________。 3生物能通过精子或卵子将自身的 ______________遗传给子代,子代 ___________了父母双亲的 _________,才 表现出与双亲 _。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第1章b
相关推荐
麦 1 号 一种小麦新品种“安麦”1 号,近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精心选育成功,并顺利通过省专家鉴定组鉴定。 安麦 1 号是安阳市农科所连续多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参加全省小麦高肥冬水组区试,两年平均亩产为 斤,最高亩产 614 公斤。 由河南省政府小麦办公室、省种子管理总站、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和省农作物品种展示中心等部门组成的专家鉴定组,日前到安阳进行现场观摩,对小麦的根系、分蘖
生特点:亚洲玉米螟在河北省一年发生 2,是最后一代的老熟幼虫害在玉米、高梁等寄主植物的秸杆、根茬及玉米失明轴里越冬。 处二等 5 月份化蛹、羽化出蛾,白天隐藏在茂密的麦子和豆地或杂草丛中,夜间飞到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田间主卵,卵主于叶背中脉附近,初孵幼虫取食幼嫩叶肉或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发生第二代,初孵幼虫多潜伏在叶腋叶处,或集中到雌穗顶端花丝基部取伴随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
任意选出四种物质,使其符合下图中的关系 :图中连线的物质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将物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方框内。 ① 浓硫酸 ;②苛性钠;③ 石灰石 ;④ 熟石灰 ;⑤ 纯碱 ;⑥ 稀盐酸六种物质中,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________,可用作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________,用作冶炼生铁原料的是 ________, 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氢气的是 ________, 能够被潮解的是
是 ( ) A. N2在空气中燃烧放热 B. N2与 H2反应放热 C. Nz在空气中约占 78% D.液态氮的沸点为 ℃ ,远低于常温 ,下列不正确的是 ( ) B.沼气的主要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6 C.沼气燃烧 时一定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常见、简单的无机物 ( ) B.大气污染物形成酸雨的过程 C.大气中臭氧层形成空洞的过程 D.温室气体使地球气温上升的过程
①段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妥,找出来更正并阐明理由。 ( 3)结合第②段,请找出第③语段中罗斯冰架每 年向海里延伸 300 米到 760 米的原因。 ( 4)给甲文第②段作内容概括。 ( 5)给乙文命一个题目。 ( 6)乙文的三个自然段的顺序打乱了,请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 7)乙文中重点介绍的人物是谁。 介绍了他的什么事迹。 ( 8)甲文中“上面的浮动城市”指的是什么。 乙文中有这样的城市吗。
出酒时整个作坊酒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 小明经思考,向父亲提出改进的措施,果然酒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⑴请你简要说明小明改进的方案是。 (写出一种方案即可) ⑵改进方案的科学依据是 1如图示的实验,取一大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取下针头, 用橡皮帽将针头孔封死。 然后向外拉活塞,可以看以液态的乙醚逐渐消失,说明它全部变为乙醚蒸气,再用力推活塞,使乙醚气体被压缩,体积变小,这时你会看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