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花生高产栽培方法内容摘要:

1、精氨酸、高硒、高钾、高黑色素的优良品种,蛋白质、高精氨酸分别比普通花生高 5%和 钾、锌、硒含量分别比普通花生高 19%、48%和 101%。 黑花生优势在特殊的营养上,其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心脑血管保健等方面作用非凡,具有防治癌症、保护肝脏、保护心肌健康,防止心脑血管病、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在保健食品及医疗食品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黑色食品。 经过 2 年的试种,在果园间作的情况下,平均 350 千克/亩,高产地块达 425 千克/亩,产值3500 元/亩以上,是普通花生的 35 倍,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1、地块选择:黑花生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于 各种土壤 2、为最好,要求旱能浇、涝能排,耕层深度 30 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 最好是生地,实行轮作,尽量不重茬。 2、重视基肥:春播要求冬季深耕 2530 厘米,并耕施 25003000 千克/亩有机肥,翌年播种前要浅耕 1015 厘米,并做到有墒借墒、无墒造墒,在种植起垄时,施 50 千克/亩硫酸钾复合肥1020 千克/亩磷酸二氢钾50 千克/亩磷肥510 千克/亩尿素,主要施在花生墩与墩之间,墒情差时,要在播种沟内浇足水后方能点播、施肥。 同时种植沟内拌沙撒施 50%辛硫磷菌灵 500倍液,防治花生茎腐病、根腐病等病害。 3、提高播种质量:起垄:提倡起垄种植,垄距 3040 厘米,垄面宽 5560 厘米,垄 3、高 1015 厘米,双行种植,行距 25 厘米,穴距 15 厘米,播种深度 5 厘米,播种量 850010000 穴/亩,每穴播种 2 粒。 种子处理:要求选择双粒果,在剥壳前带壳晒种 23 天,并在剥壳后筛选一级健米作种,提倡用稀土或种衣剂拌种,每千克种籽施 2 克硼砂2 克稀土,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地膜覆盖:4 月初播种后,立即喷 50%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除草,用量 100 毫升/亩,要求均匀、全面,随后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并做到垄面较平,膜松紧适度,膜两边用垄沟土压实。 4、加强田间管理:破膜引苗:当花生幼苗露出 23 片真叶时,及时扎孔破膜将子叶引升到膜面以上,要求分 23 批,在早晨或 4、傍晚进行,严禁中午实施,随后封土将膜孔盖住,以保温、保湿,防止灼伤幼苗。 查苗补苗:播种 1015 天花生出苗后及时查补苗情,发现缺苗,及时浸种补种,以保苗全苗旺。 适当中耕,培土壅蔸:在开花封行前,适当中耕松土,把行间土壤壅向植株根部,厚度 20 厘米,使果针容易入土,同时结合培土,可适当施肥。 控制旺长:在花生始花期将主茎顶心摘去,控制旺长,促进养分集中,利于提高结果率和单果重。 同时对秧苗徒长者,可喷 15%多效唑 500 倍进行控制。 加强叶面肥的应用:花生中后期需肥量较大,应从花期开始,加强叶面肥的应用,一般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 35 次,常用叶面肥有:2%过磷酸钙浸出液、酸二氢钾、酸 5、铵、12%尿素,特别在收获前 3040 天,加喷一次 1%尿素酸二氢钾,有利于防止早衰,促进养分积累,增加产量,提高荚果质量。 加强水分管理:在荚果期及荚果成熟期遇到较严重干旱,可通过种植沟小水浇灌,切忌大水漫灌,并要及时浅锄,以防沟内土壤板结。 、及时防治病虫害:黑花生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注意加强对锈病、叶斑病等病害的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 20%粉锈宁 15002000 倍、70%甲基托布津1200 倍、65%代森锰锌 600 倍、农抗 120,200300 倍进行防治,间隔 1015天。 6、适期采收:黑花生在荚果成熟期含水量较大,脱水慢,后熟期短,应适期采收,防止生芽烂果。 当花生上部果枝叶片变黄、果壳网络清晰、种仁黑亮有光泽时要及时收获,收获过早,荚果不饱满,造成减产,收获过晚,荚果易脱落。 生育期在 125 天左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