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地栽新技术内容摘要:
1、007 年秋季食用菌技术系列之三黑木耳,是传统的食、药兼用菌,既具有高蛋白及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又有清爽可口、脆嫩宜人的口感,并且因为其具有清肺益气、滋阴壮体、补血活血等疗效作用,被纺织、矿山、理发、环卫以及一线教师等高尘作业人员作为必需食品,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经历了一段市场低潮之后,2006 年的消费市场,人工栽培黑木耳每千克价格达 50元左右,商品质量高的可达 70元左右,2007 年市场价格更是坚挺有加,加上国际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市场发展空间很大,生产前景十分看好。 一、季节安排黑木耳,是一种木腐菌,属于中高温型菇类,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 635,最佳为 2228;一般耳片生发及 2、生长的温度范围在 1535,最适温度为2028。 根据以上特性,专家建议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秋季生产可安排 810 月出耳。 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温候和栽培模式、栽培场所以及管理技术等条件的不同,具体栽培时间上应该自行调整,不要教条主义。 菌袋的生产,根据计划出耳的时间,一般向前推进 45天左右即可,但应根据基料、配方、培养温度、装料的多寡以及菌株的特性等条件具体测算,掌握一个原则:“宁早勿晚”。 二、菌株选择一般在有种植传统的地区,如东北各地均有适应当地条件的“当家种”,但在非主产区和新生产区,在没有当家种时,则应认真咨询,尽量选用本地或与本地条件相似地区的菌种,并在可能的条 3、件下,尽量安排出耳试验和品比试验。 山东地区近年表现较好的菌株有农科 108、冀诱 1号等。 三、配方配方一:采用碎木屑 220千克,麦麸 30千克,蔗糖 磷酸钙 5千克,石膏粉3千克,尿素 酸二氢钾 成功 1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 袋。 配方二:采用碎木屑 160千克,棉籽壳 60千克,麦麸 30千克,蔗糖 磷酸钙 5千克,石膏粉 3千克,尿素 酸二氢钾 成功 1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 袋。 四、基料处理选择无霉变的阔叶树木屑等原料,按配方计量后,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外,加水拌匀,根据原料的质地及当时的气温等条件,建堆焖料 24 天,使之充分吸水、软化,避免木屑尖刺扎破塑料袋,并在适当的水分和堆温条件下,某些杂菌孢子开始萌发,有利于提高灭菌效果。 焖料结束后,摊开料堆,一边降温,一边进行调配。 先将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溶于水,均匀喷洒于料内,并进行拌匀、再调基料含水率在 63%左右、在 7温在 28以下或常温时,即可装袋。 袋生产”和“出耳管理”两个工作环节的详细内容详见下期。 专利查询。黑木耳地栽新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河北省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
的图象 分别如 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 的是 A. 0~ 6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36 m B. 0~ 6 s内拉力做的功为 70 J C.合外力在 0~ 6 s内做的功 大于于 0~ 2 s内做的功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35 N 第Ⅱ卷 (共 52分) 二.填空题:( 每空 3分, 共 15分) 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 1)将下列主要的实验步骤
黑木耳大袋立体栽培新技术
1、统的黑木耳生产方法既毁掉了大量森林资源,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产量低、成本高。 北京京都菇业开发中心经过 4 年多的努力,首家推出一套大袋立体栽培黑木耳的新技术。 该技术不仅解决了黑木耳袋料栽培产量低、易污染的弊病,且具有不受气候条件、场地、资源、资金等限制,还有省工、省料、产量高、品质优、栽培难度低等优点。 比传统发菌缩短 1015 天,使黑木耳袋料栽培的投入产出比例达到 1215
黑木耳仿木立体高产优质代料栽培技术
1、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大宗食用菌拳头产品,原以段木栽培模式获取黑木耳干品。 “天保工程”实施后,林木禁伐,段木木耳产量锐减。 市场空缺较大,我们从2002 年 3 月到 2004 年 9 月进行了黑木耳仿木立体栽培研究,取得了高产优质的效果,黑木耳产量提高(单位重量)50%以上,占地缩减 70%以上,并使栽培季节延长 13 个月。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季节安排及原料准备根据不同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