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xx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内容摘要:

读不仅帮助少儿认知世界,更是在塑造其人格,为其心灵注入力量,打下人生的底色。 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讲,一个人从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可能保持一生,而且这一阶段的阅读滋养可以影响个体乃至群体心灵的塑造。 ②家庭是阅读的起点,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家庭阅读氛围,决定了孩子最初的 阅读态度,也将 影响孩子成年后的阅读习惯。 因此,对家长的阅读引导,应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组成部分。 前不久,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进行了一个公益项目,就是直接对 0 到 3 岁幼儿的家长进行家庭阅读辅导,可称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③对于少儿阅读习惯的引导,学校需要与家庭达成共识。 小学阶段,阅读和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结合得比较紧密,容易家校合作。 但小学生缺乏甄别能力,容易陷入娱乐化功利化阅读:或被花哨设计实则庸俗的低劣读物吸引,或只读教辅读物、作文选集,这将束缚阅读视野、降低阅读兴趣,更违背“书籍滋润心灵”的意义。 因此 ,学校老师需要对小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引导,培养孩子们判断图书好坏的能力。 ④引导少儿阅读也要注意抓时机,抓关键。 进入初中后,孩子们往往进入自主阅读阶段。 学校在此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更个性化的阅读,将事半功倍。 而到高中阶段,学校和学生都面临着如何在升学和阅读上有效分配时间的难题。 这时,有人会放弃阅读,有人转而读纯粹的消遣读物 —— 这正是一个阅读的分水岭。 ⑤目前,我国尚有很多少年儿童生活在贫困地区,还有许多是常年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 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条件有限,文化资源匮乏。 令人欣慰的是,针对贫困地 区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工作正在逐步开展。 “书香童年”小书包公益活动,就是将装满书籍与光盘的“小书包”免费发放给贫困地区的 3 万个家庭,为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提供 0 岁就开始阅读的条件。 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扶持和各界资助下,建立起小小图书馆,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正走进贫困地区推广阅读,越来越多来自贫困地区的老师也有机会走出来,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如何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 这些做法 . . . . ,对于中小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各种知识、健康成长会起到重要作用。 ⑥从 0 岁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培养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小了 说,是一个家庭未来的规划,大了说,则是一个民族未来的规划。 因为只有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粒金色的阅读种子,将来我们才会有所收获。 (选自《人民日报》 2020 年 01 月 15 日 24 版,略有删改) 1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分) ▲ 12.选文在第②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 3 分) ▲ 13.联系上下文,试简要概括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不同特点。 ( 3 分) ▲ 阅读《 乡下人都去哪儿了 》一文,完 成 14— 18题。 ( 19 分) (1)我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 :一是草木味,一是荤腥味。 年代也分两款 :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 乡村的年代,草木味浓郁。 城市的年代,荤腥味呛鼻。 心灵也一样,乡村是素馅的,城市是肉馅的。 (2)沈从文叹息 :乡下人太少了。 是啊,他们都去哪儿了呢 ? (3)何谓乡下人 ?显然非地理之意。 说说我儿时的乡下。 (4)70 年代,随父母住在沂蒙山区一个公社,逢开春,山谷间就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的吆喝声,悠荡,拖长,像歌。 所谓赊小鸡,就是用先欠后还的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