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类中药材栽培技术之山药(下)内容摘要:

1、)山药段繁殖法即截节繁殖,在采挖山药时,选留两端同粗、直径 35 厘米、无病虫害的根茎,截成长 68 厘米、重 65100 克的段。 山药段的两端要先经太阳晒干(晴天中午晒 23 小时)或蘸草木灰,然后用 40%的多菌灵 400 倍液浸泡 12 小时,捞出沥干水,排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一般排放 23 层或 46层,上面用湿土覆盖。 到翌年清明节前后,挑拣出芽的山药段栽种。 单沟单行可在畦面中心开 10 厘米深的沟,单沟双行在畦面两侧开 10 厘米深的沟,然后将山药段按株距 15 厘米平放栽种,浇水并待水渗后,覆土 10 厘米厚,轻按踏实,经 1015 天可出苗。 第一年用山药段繁殖的山药,第二年采挖时 2、取下山药栽子栽种,产量较高;当年食用的山药,取下紧接山药栽子部分的一段育芽,效果也很好。 也可在采收山药时留下山药不挖,到翌年清明节前后挖出,截节同前法,处理后直播大田。 山药零余子繁殖法是在头年秋季采摘成熟的山药零余子,选大块放置于潮湿沙土堆内越冬,翌年春季沟播,按 1 米畦种 4 行、株距 10 厘米栽种,当年秋季可形成长达 30 厘米的小根茎,第二年全根茎栽种,用于更换老山药栽子。 田间管理搭架: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需立即搭架扶蔓。 一般可搭“人”字形架,架的交叉点离地面高 70 厘米左右,也可搭三角、四角形架。 搭架用的竹竿以长 以上为宜。 中耕除草:山药出苗后要勤中耕除草。 除草后要及时培土,以 3、免露出地下根茎。 水肥管理:山药的生育期较长,必须不断供给肥料,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山药喜肥效期较长的有机肥,如厩肥、堆肥和人粪尿等。 一般在播前 10 天每亩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800010000 公斤(如果底肥施有机肥较多,这里可少些)浅施。 在现蕾期、根茎生长盛期的追肥方法:在苗高 1 米以下时离根部 20 厘米处穴施,每亩用尿素 10 公斤左右;在苗高 亩施磷酸二氢钾 57 公斤或硫酸钾 57 公斤、过磷酸钙 812 公斤,也要在离根部 20 厘米处穴施。 山药不耐旱,怕涝,生长前期即使是沙质土壤也不要浇水,以促使根茎向地下伸长;根茎生长盛期土壤需保持湿润状态,不旱则不浇,若需浇水,宜浇跑马水,排水沟内不能积水。 遇雨要及时排水,水不能渗入种植沟内。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