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蔬菜绿豆猝倒病的综合防治内容摘要:
1、脖子、小脚瘟。 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 猝倒病在国内分布很广泛,南北各地均有发生。 (1)症状主要危害未出土和刚出土的幼苗。 种子萌发后,出土前受侵害,子叶和胚茎腐烂,造成烂种。 在子叶展开,真叶未抽出时即可发病。 病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变成黄褐色,缢缩成线状。 病害发展很快,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 拔出幼苗后,接触病部的表皮极易脱落。 在子叶下发病的成为卡脖子。 发病严重而且迅速时,成片的幼苗倒状不能直立,幼苗外观与健苗无异,只是茎基部已缢缩成线状。 在适宜的条件下,由少数病苗可以迅速发展,导致成片的幼苗倒状,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在病苗及其附近的地表面上产生白色绵毛状的菌丝体。 (2) 2、发病条件猝倒病是真菌病害。 病菌的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营腐生生活,能长期生存。 病菌以卵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和度过不良的环境条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害寄主。 菌丝体可产生孢子囊,游动孢子直接侵害幼苗,引起猝倒。 病菌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而传播。 此外,带菌堆肥的应用、农具等也可传播。 病菌侵入后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猝倒病菌的寄生性都比较弱,只有在细苗生长衰弱或幼茎尚未木栓化时才能侵入危害。 影响发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环境条件与发病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541,最适温度为 2931,孢子囊形成的适温为 20,萌发适温为 2426。 病菌生长与孢子囊萌发均要求高的湿度。 3、由此看来,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在冬春育苗中,一般温度较低,湿度较大,是导致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苗床通风可以降低苗床内的空气湿度,排除苗床内肥料发酵等产生的有毒气体,同时能引入幼苗必须的二氧化碳,这些都是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 但是,在冬春季节通风有降低苗床温度之弊,所以多数苗床通风不良,这也是发病较多的原因之一。 苗床管理传统的育苗技术,苗床中温度较低,发病较重;而利用人工控温的现代化育苗技术,苗床温度适宜,则发病很轻。 苗床的选地亦很重要,在地下水位较高,苗床湿度较大,土壤粘重,地温不易升高时,也易发病。 苗床建在多年的老苗床地上,病原较多,则易发病。 苗床管理不当,如播种过密、间苗 4、不及时、浇水量过大、浇水过勤、通风不及时等,均会造成苗床内湿度过大而造成发病条件。 此外,苗床的保温条件不良,苗床温度较低,不利于秧苗生长也有利于发病。 寄主的生育期与发病的关系猝倒病病菌侵染寄主与寄主的生育期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病原菌是弱寄生菌,所以,在幼苗的子叶中养分已经耗尽,而真叶尚未抽出,新根尚未扎实和幼茎尚未木质化时,是幼苗抗病力最弱,最易感病的时期。 此期,是幼苗从依养阶段过渡到自养阶段的过渡时期。 这一过渡期时间越短,则病菌侵入的时间越短,越不易发病。 此期,如果苗床温度低,湿度大,连续阴雨光照不足,则幼苗生根慢,新叶不易长出,光合作用几乎停滞,而呼吸作用增强,幼苗体内的营养物质积累不足,生 5、长衰弱,则有利于病菌的侵入,会造成病害的严重发生。 反之,当环境条件有利时,幼苗生长迅速,很快通过过渡时期,体内积累起大量营养物质,则病原菌不易侵入。 (3)地选择栽培地应选在地势高燥,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方。 避免在低湿的低洼地栽培。 尽量在未种过同类作物,和未育过苗的生茬地上。 如果在病害多的地块,应进行土壤消毒。 施用肥料必须腐熟,防止带入病菌。 土壤消毒利用病害多的地块,必须进行土壤消毒。 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消毒:在播种前 23 周,将床土耙松,按每平方米苗床用福尔马林50 毫升,加水 1836 千克(加水量按土壤干湿来决定),均匀浇在苗床上。 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床土上。 35 天后,再除去覆 6、盖物,耙松床土。 约经 2周后,待药液充分挥发干净,再进行播种。 五氯硝基苯等消毒:用 70%的五氯硝基苯与 50%的福美双等量混合均匀,按每平方米用药 810 克(每种药各45 克),再加干细土 2030 千克拌匀。 在播种前,先将 1/3 的药土均匀撒在床面上作垫土,然后将种子播在垫土上,再将余下的 2/3 的药土均匀的覆盖在种子上,作为覆土。 覆土后,土壤表面应酌量洒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不要让土壤过于干燥,以免发生药害。 多菌灵或托布津消毒:用 50%多菌灵或 50%托布津,按每平方米用药 810 克,使用方法同上,亦可消毒土壤。 敌克松原粉消毒:用 70%敌克松原粉,按每亩(方米)用药 500 克 7、,再加细干土 2025 千克,于播种前使用。 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 4849的温水浸种 1015 分钟。 或用 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 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 也可用 汞水浸种 10 分钟,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上述方法均可消灭种子上携带的病原菌。 苗期管理种子催芽不要太长,以免幼苗细弱。 湿度过大是猝倒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苗期应控制适宜的湿度。 播前灌水应适当,过大则湿度大,且降低土壤温度;过小,则苗期增加浇水次数,不但费工,还会增加湿度。 出苗初期,可在床面撒细土 12 次,以保墒和弥补地面裂缝。 播种不要太密,出苗后要及时间苗,防止秧苗过于密集,影响通风透光,导致湿度过大,和造成秧苗生长衰弱。 在浇水或土壤湿度过大时,可撒干燥的草木灰数次。 干燥的草木灰有吸湿降低湿度的作用;有增加吸光能力,提高地温的作用;还有抑制病菌生长的功效。 播种前施用:“5406”菌肥,与土混合,对病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发现病苗及时拔除,携至田外深埋或烧毁。 药剂防治发现病苗后,可用下列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0%敌克松原粉 1000 倍液。 上述药剂之一,或交替使用,每 710 天 1 次,连喷 23 次。 专利查询。谷物蔬菜绿豆猝倒病的综合防治
相关推荐
1、应收帐款模块培训华为公司财务模块培训收帐款系统主要内容1、 应收业务概述2、 客户的管理3、 事务处理4、 收款5、 创建日记帐分录、报表1、 应收业务概述发票开始结束客户定单 定单处理产生发票发票过帐发票逾期催款部门收 到 客 户 款 项收款过帐财务报表发票总帐总帐应收款部门付 给 500客 户总体流程发票流程手工输入报 表收款流程手工输入收款 银行 帐户 汇款 ,
九、认真阅读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选段。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此时此刻,跑到空 (k242。 nɡ kōnɡ)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 ( zhu243。 zh225。 o ) 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 动暂停的间 (jiān ji224。 n)隔
2、细胞成分丧失、一些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酶合成或作用受阻。 菌丝体的生长能促进上述某些因素进入作用状态。 菌丝体的生长一方面使构建细胞所需的基质中的物质减少,同时产生构建自身、维持生存生物量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当生长中不能添加新的养分时,基质的消耗会使细胞的代谢率降低。 同时,细胞的代谢产生大量有机酸使基质 降,并有有毒物质积累。 菌丝细胞的无限生长、养分的枯竭、代谢产物的积累
. can’t be B. shouldn’t be C. mustn’t have been D. couldn’t have been 8. He’s given me so much help that I really want to do something for him _____. A. in returns B. by turns C. in return 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