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家质疑百绿远缘杂交水稻内容摘要:

2、东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恢复系 998 杂交的水稻品种,这两个品种培育用了 5 年时间,今已是第五代品种。 朱培坤还特别提到,由大米草和恢复系 998 染色体杂交培育的水稻,最大的亮点是抗盐碱性,原因是在恢复系 998 中导入了大米草的染色体,而大米草是生长于海边有较强抗盐碱性植物。 他说,广东珠三角地区和沿海地区的稻田,土壤有盐渍化,且普遍偏碱性,培育这个新品种有着重要意义,可增强水稻的抗盐碱性。 这个品种究竟有多大的抗盐碱性。 负责试验栽培的省良种示范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试验是模拟珠江口入海边田块进行的,具体是在灌溉水里加入了粗海盐,盐度为 含盐量相当海水的 50, 当调整 10 时,该品种不能正常生长 3、,叶子变黄。 他认为,该品种还不能叫做抗盐碱性,应属于耐盐碱性。 对此,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陈友汀博士就提出疑问,这种抗盐碱性是不是大米草在发挥作用,因为恢复系 998 本身就有一定耐盐碱性;同时,又没做相关的严谨对比试验,缺乏科学依据。 此外,通过染色体杂交的水稻新品,在导入的染色体片断是否发现了抗盐碱基因,目前该公司没有提供有关材料证明,不能轻易下结论。 而朱培坤虽未提供证明材料但就强调,大米草有着很强的抗盐碱性,导入水稻后肯定是其在发挥重要作用。 杂交性状表现不明显最让专家难以信服的是,百绿公司培育的两个水稻品种,在试验中表现不了明显的远缘杂交性状。 广东省著名遗传育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蔡善 4、信在田间仔细查看后表示,不论是玉米与大糯稻杂交的品种,还是大米草与恢复系998 杂交的品种,从外观性状上看,基本只是表现出两个水稻的性状,且与杂交前的原来水稻品种无什么大区别,而玉米与大米草的性状表现不明显。 同为育种专家的林青山也表示,他对恢复系 998 非常了解,大米草与恢复系 998 杂交的品种,外观确实只表现了恢复系 998 的特性。 蔡善信研究员认为,与传统水稻授粉培育不大一样,如果是以染色体杂交培育成功的品种,导入的片断不是一个基因,而是多个基因,因而后代性状表现也将是多样化的,而在这两个品种中则见不到这种现象。 陈友汀博士也表示,像玉米与水稻等这些染色体远缘杂交培育的品种,后代性状必将 6、法进行杂交而成,并未能提供充分的材料,如:主要技术要点、可能产生的效果和实用价值等,因而迟迟得不到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科研立项也被搁浅。 百绿公司对外没详细介绍的“染色体杂交”技术,是不是一种最新科技呢。 蔡善信研究员、陈友汀博士和庄楚雄教授均表示,如果是染色体杂交技术,很早就有专家在研究,包括广东专家,只不过是广东至今仍没培育出新品种。 陈友汀博士还说,特别是远缘染色体杂交,成功率非常低,有的虽然是导入了基因,但在后代中表现不出来,最终导致失败。 百绿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首席科学家朱培坤回应时称,他们的染色体杂交技术,在杂交时不是以花粉管导入,也不是有性细胞培育,这是暂不能公开的商业秘密,因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跟国家大力扶持的科研单位不同,他们这项研究花的是自己的钱,一旦公布技术将会血本无归。 不过,他也坦言,目前这项染色体杂交技术还有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省农业厅副厅长蔡汉雄表示,尽管目前百绿公司的新品种争议还较多,但企业自己掏钱搞农业新品种研发,特别是做了许多基础性研发工作,这种精神值得赞赏,省农业厅将在有关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协助。 不过,他认为,百绿公司要针对广东实际,研发一些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推动广东农业发展。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