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xx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商办改为商办,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外国列强甚至一度担忧汉冶萍有可能成为其竞争对手。 由于汉冶萍公司是清政府惟一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控制该公司实际上等于控制了清政府的重工业。 日本金融势力 多次利用汉冶萍公司运营资本拮据的困难,想方设法渗透侵略力量。 1915 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其中专门提出由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 一个经历了千辛万苦而已露发展前景的煤铁联合企业,反而以日益衰落败坏作为自己的历史结局。 —— 摘编自《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四 —— 汉冶萍公司》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卡内基钢铁公司和中国汉冶萍公司的特点并分析造成二者两者命运迥异的原因。 ( 16分) ( 2)孙中山认为“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 9分) 4( 12分)材料:在西欧,曾有过一场思想骚动,而在欧亚其他地区则没有。 这一根本的不同之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中国,儒教继续在社会中居支配地位。 它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已确认的权威,轻视变革;从而,使它成为保持各方面现状的极好工具。 最终,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气氛,排除了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这一点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中国尽管最初在发明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后来却在技术上落后于西方。 —— 斯坦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和近代史的相 关知识,围绕“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拟一个具体论题(或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4( 15分)【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摊丁入亩”这一赋税制度,草创于明代,普遍实施于清代。 清朝建立之初,战火仍然蔓延,百姓死伤流亡者甚多。 山河残破,经济凋蔽。 且阶级矛盾十分严重,国内大小起义暴动数十起。 清朝统治者为了招抚流亡,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巩固政权,毅然抛弃了关外的赋役制度,看中了前朝曾经小试过的“摊丁入亩”制 度。 自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后,清王朝在中原的军事威胁已不存在,但是其入主中原的政治合法性仍屡遭怀疑,这就是来自那些意图复辟明王朝的“遗老”们的非议与讥诋。 要彻 底孤立他们,就需要政治、经济双管齐下,政治上高压震慑,即后人熟知的兴文字狱;经济上迂回徐进,先是频繁蠲免钱粮,继则“永不加赋”,借助宽松优容的赋税政策来固结中下层民众,瓦解“遗老”们的社会基础。 到康熙后期,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又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动,不少人丁聚而复逃,“丁额缺,丁银失,财政徭役以丁,稽查为难,定税以亩,检核为易”。 雍正元年( 1723年) 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放松对户籍的控制,以减轻贫民疾苦, 稳定社会秩序、稳定财政收入。 ——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论丛》 ( 1)根据材料,概括清代实行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 9分) ( 2)根据材料,分析清代实行赋税制度改革的作用。 ( 6分) 4(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之后,随各国力量的消长,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 1919年 1月 18日巴黎和会召开,美英法意日五大战胜国控制了会议。 会议通过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包括重新划分德国疆界、瓜分德国殖民地、限制德国军备、要求德国赔款与对德经济条约。 之后协约国与其它战败国相继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它标志着一战结束后列强终于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