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xx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温度降低而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 t1℃ 时 A的溶解度是 40g,即 100g水最多溶解 40gA就达到饱和状态,正确; B、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 可知: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而 t2℃ 时 A和 C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C、 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降温其溶解度变大,不会有晶体析出,故错误; D、 AB的溶解 度均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其饱和溶液降温均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能较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如图是 “ 尾气催化转换器 ” 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可判断该变化为两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原子的重新结合生成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 【解答】 解:去除干扰粒子得图: A、生成物分子中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 A正确; B、变化前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没有改变,可判断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 B正确; C、生成物的分子一种为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一种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 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生成;故 C不正确; D、反应前后都有 1个构成相同的化合物的分子,说明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故 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2.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化学与安全 B 化学与生活 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进入矿井﹣﹣先做灯火实验 人体需要适量补碘﹣﹣防止 患甲状腺疾病 C 化学与能源 D 化学与环保 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防范爆炸的措施;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 【分析】 A、依据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方法判断稀酸入眼的急 救;依据可燃性气体点燃易爆炸解答; B、依据洗洁精的去油污原理分析判断;从缺钙导致的病症判断病症; C、依据化石燃料的种类以及清洁能源的种类分析判断; D、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即可. 【解答】 解: A、稀酸入眼的急救方式是首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眼部;矿井中有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点燃易爆炸,进入矿井不能做灯火实验;错误. B、洗洁精的去油污是发生乳化作用;人体需要适量补碘,防止患甲状腺疾病;正确. C、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的过度使用对环境质量下降影响较大,而太阳能、风能等使用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所以是相对清洁的能源;正确. D、汽车尾气的污染是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是减少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途径;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化石燃料的使用有直接关系,用利用水力、核能发电减小了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确. 故选 A. 【点评】 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与生活学习相关,强调了平时学习中的归纳总结,对比和联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3.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待区分的物质 所加试剂与操作方法 A 食盐和纯碱 食醋,观察有无气泡 B 金和黄铜 观察外观 C 氧气和氮气 分别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从给定方案去分析物质对应的性质差异,然后对每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 【解答】 解: A、食醋和纯碱发生化学反应,有气体生成,而和食盐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A方法正确; B、金和黄铜的外观都是黄色,故通过观察外观不能分辨.故 B方法不正确; C、铜丝和氧气反应产生黑色的氧化铜,而氮气不反应,可以鉴别.故 C方法正确; D、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时产生水和氧气,而水无变化,故 D方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 此题是一道鉴别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需鉴别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区别要很好的掌握,并结合选项提供的方法进行探讨解决即可. 14.如图所示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 向 pH=9的 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 在久置的 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 C. 分别向稀盐 酸中加入等质量的 Fe和 Mg D. 向饱和的 KNO3溶液中加入 KNO3固体 【考点】 酸碱溶液的稀释;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根据具体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碱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减弱;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镁的活动性比铁强,产生氢气的速率比铁块;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该物质不再溶解. 【解答】 解: A、碱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减弱,其 PH将会减小,但不会小于 7,故 A错误; B、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在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加入盐酸,就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酸碱反应后在于碳酸钠反应,故 B正确;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产生氢气的速率比铁块,不会出现速率相同的情况,故 C错误; D、在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故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及溶液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小题,共 21分.) 15.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学符号 4S Al3+ 3H2 N2 符号的意义 4个硫原子 铝离子 3个氢分子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4个硫原子,就可表示为: 4S;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铝离子可表示为: Al3+;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H2表示 3个氢分子;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氮气,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 N2. 故答案为: 4S; Al3+; 3个氢分子; N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6.现有 ① 白菜、 ② 酒精、 ③ 小苏打、 ④ 干冰、 ⑤ 食盐五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的是 ① ;蒸馒头时用到的发酵粉是 ③ ;生活中可用于调味、防腐的是 ⑤ .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为人类提供维生素的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 化碳;食盐具有咸味. 【解答】 解:主要为人类提供维生素的是白菜;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食盐具有咸味,能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 故答案为: ①③⑤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7.如图是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 1)碳酸氢铵属化学肥料中的 B (填字母):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 2)碳酸氢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AC (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 3)碳酸氢铵与熟石灰反应的方程式为 NH4HCO3+Ca( OH) 2═CaCO 3+2X+NH3↑ ,则 X的化学式是 H2O ;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碱性 (填 “ 酸 ” 或 “ 碱 ” )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 4)经计算,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 % (计算结果精确到 %)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 1)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 ( 2) 碳酸氢铵的热稳定性差; (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 4)根据纯度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 1)碳酸氢铵属化学肥料中的氮肥.故填: B; ( 2)根据注意事项:防潮防晒,可知碳酸氢铵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热稳定性差,物理性质是易溶于水.故填: AC; ( 3)由 NH4HCO3+2NaOH=Na2CO3+2X+NH3↑ 可知,每个 X中含有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则 X的化学式是 H2O.故填: H2O. 据此判断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故填:碱性. ( 4)该 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 ≈% ,故填: %.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广东省东莞市20xx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商办改为商办,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外国列强甚至一度担忧汉冶萍有可能成为其竞争对手。 由于汉冶萍公司是清政府惟一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控制该公司实际上等于控制了清政府的重工业。 日本金融势力 多次利用汉冶萍公司运营资本拮据的困难,想方设法渗透侵略力量。 1915 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其中专门提出由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选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 息并 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世界反法西斯的任务随着二战的结束已经完成,故 ① 与题干时间、含义不符。 二战结束时,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2.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 “ 冷战 ” 政策。 对 “ 冷战 ” 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公开干涉别国内政
2、达极显著水平。 2005 年河南省粳稻生产试验,全省 9 个试点中郑稻 18 号的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第一位,比对照豫粳6 号增产 2005参加国家北方水稻区试,较对照豫粳 6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005 年在河南原阳、郑州花园口等地示范,亩产达 680 公斤,而对照豫粳 6 号亩产仅 450 公斤左右。 2006 年高产示范,百亩方平均亩产 650 公斤,最高亩产达 斤。 今年 9 月 6
2、亩插 丛,每丛 14穗,每穗实粒 180 粒,千粒重 31 克。 丛插 1。 避开高温防败苗。 5、科学施肥:插秧后一周,亩用苄黄隆 1 包拌尿素 3草追肥。 12,施尿素 5蘖,发足 10 苗时,亩施氯化钾 8后搁田控蘖。 拔节初期,亩施 15合肥作穗肥,促壮秆大穗。 后期看田施用保花肥和粒肥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肥。 6、好气灌溉,强根健苗:尽可能地多露田,干湿交替,利于稻根深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