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的制干和贮藏内容摘要:
1、工栽培的黑木耳,一年种、三年收,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 每年接种一批段木,便可连续生产。 (一)采收的成熟度。 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腹面已产生白色孢子粉,此时应立即采收。 (二)采收季节。 分春、伏、秋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这段时间的木耳,朵大肉厚,色泽灰黑,吸水膨胀率好,质量佳。 从小暑到立秋前采收的叫伏耳,此时由于气温高,病虫害也多,容易造成烂耳,质量差,但产量最高。 立秋后采收的叫秋耳,朵形略小,肉质中等,质量好于伏耳次于春耳。 (采春耳和秋耳,要采大留小,采收伏耳要大小一齐采)。 (三)采收时间。 无论春耳、伏耳、秋耳,都要在雨过天晴,耳 2、片稍干后采收。 如天气干旱,采收的头天傍晚,要均匀地喷水,次日晨露水干后采收,这样的木耳不易破碎。 如遇连绵阴雨天气,也必须采收,以免造成流耳。 (四)采收的方法。 通常用小竹刀或小刀沿着子实体的边缘插入耳根,割下耳片,并挖出耳根。 总的要求是:勤采、细采,成熟一朵,采收一朵,以免造成流耳而受损失。 及时制干。 采收后的鲜木耳含水分多,如不及时制干,易造成腐烂变质。 制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天气晴朗,光照充足,将采收的木耳薄薄摆摊在晒席里,烈日曝晒 1,达到制干程度。 另一种是采收时下雨,可及时烘干。 可利用烤棚或自建简易烤室,将鲜木耳摆在折子上,分层放好,烧炭水加温,温度不超过 40为宜,若温度过高,易烤焦烤熟或自溶腐烂。 烘烤时烤筛上下移动,使其受热一致,干燥均匀。 烘烤时勿多翻动,切忌烟熏,以免影响品质。 认真贮藏。 制干的黑木耳,应剔除碎片、杂物等,可以按大、中、小和好、中、差分装,或混装,采用无毒塑料袋装好,扎紧袋口,密封放置在木箱或木桶内,贮藏在干燥通风室内。 专利查询。黑木耳的制干和贮藏
相关推荐
含量最多 B.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物都含有碳元 素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D.组成多糖的单糖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考点】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 C、 H、 O、 N、 P、 S,其中氧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糖类、蛋白质和核酸
1、薯间作是指在幼龄果园或高枝换优果园在封行之前,利用行间空闲土地和光热等资源适于间作套种的客观条件,栽种甘薯。 可使同等条件下水肥、光热资源利用的协调性以及病虫杂草防治得到互补优化。 对果树的水肥高投入,可以提高甘薯对资源的利用率及其产量和品质。 甘薯的栽培特别是保护地甘薯栽培,抑制了果树地内杂草的生长,又利于果园的保水保肥。 实行果薯间作,重点要考虑到在不影响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
1、菌:有的晚生品种最好进行困菌,就是让长满菌丝的菌袋,在培养架上放一段时间,使菌丝进一步强壮,是高产措施之一,困菌的时间就是有效积温,即日平均温度的累积温度,其有效积温 400500。 如果困菌室日平均温度20时需要困菌 2025 天。 划口催耳:4 月中下旬,在困菌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划口、催耳。 如果培养室不清洁,最好把菌袋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进行划口。 划口的方法是:菌袋倒置
稀硫酸”或“氨水”)。 ( 2)乙组同学向一支试管中加入 2mL FeCl2溶液,再滴入几滴甲组同学配制的 H2O2溶液,最后滴人 KSCN溶液,溶液变红, H2O2与 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 SO2与 Ba Cl2混合溶液 2 mL,再滴入几滴 5%的 H2O2溶液,现象是 _____________。 ( 3)丙组同学取
1、木耳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由于它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很受农民的欢迎。 以袋料栽培为例,一般每袋成本为 025065 元,可产干耳 50 克,以每公斤 50 元计算,每袋可得 2 元纯利,每亩可收入 24 万元,一年可种植两茬,即获利 元。 一、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温度木耳属中温型,发菌和出木耳温度约在 2025较为适宜。 2湿度培养菌丝体时,环境湿度 5060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