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出耳期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1、菌:有的晚生品种最好进行困菌,就是让长满菌丝的菌袋,在培养架上放一段时间,使菌丝进一步强壮,是高产措施之一,困菌的时间就是有效积温,即日平均温度的累积温度,其有效积温 400500。 如果困菌室日平均温度20时需要困菌 2025 天。 划口催耳:4 月中下旬,在困菌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划口、催耳。 如果培养室不清洁,最好把菌袋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进行划口。 划口的方法是:菌袋倒置,在菌袋竖向呈品字形划“V”字形小口,口的角度为 45度,角的斜长 2厘米,划口的深度为 米,口的数量为 912 个。 也有划竖口的,效果也可以。 但底部不要划口。 催耳必须在有一定湿度(8090%)房间、大棚、温室、野外畦子上进行 2、,并给一定的温差刺激。 根据几年的试验,在野外畦子上催耳效果比较理想。 做床根据地势情况,涝地做高床,旱地做洼床,不限。 做床后先在床面进行白灰等清毒处理,然后把划好口的菌袋隔距 35厘米倒立摆放。 菌袋上部盖塑料薄膜,膜上盖草帘或遮光网遮阴。 过48小时后,每天早晚要掀开塑料膜透风换气,随时盖好。 雨天要防止雨水渗漏,经常检查塑料膜内侧是否有水珠,没有水珠,说明空气相对湿度太低,要往地面灌水,保持床面湿润。 大约 714 天划口处形成耳基。 散床喷水:待耳芽出齐时,空气的湿度应加大,对氧气的需要地增加,这时要把草帘下面的塑料薄膜撤掉,直接往草帘上喷水,井水最好。 等耳芽长到 2厘米左右时,便可散床,床面宽为 3、2米,过道 30厘米。 床面进行消毒后,要铺丝袋子或稻草(也有铺塑料薄膜的膜要扎眼),防止溅泥土,工作时不要碰掉耳芽,把菌袋呈品字形摆放,间距 1215 厘米,每平方米大约摆放 20袋左右。 这时期可遮光管理一段时间,后期撤掉遮光物,也可露天管理。 初期浇水要少喷勤喷,(最好选用微喷管喷水)。 露天管理的要在早 9时至午后 4时这段时间不喷水,避开中午温度过高时间,阴天随时浇水都可以,如遇到连雨天,有的木耳自己会脱落。 主要是雨水大,耳片朵根部分膨涨而造成,只要有一点连接的就不用往下摘,还可以继续生长。 采收:当耳片边缘明显变薄,耳根发红时,应及时采收,采大留小,可用刀割也可用手掰,总之一定要把锯末子修理干净,朵要撕开,耳片朝上摆放,不要翻动。 八分干时可以随意翻动。 晾晒时要用纱窗钉的筛子晒。 当头茬耳子全部采完时,不要扔掉,让其日晒风干,等雨天自然出耳,比种白菜收入高。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