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主要杂菌及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内容摘要:
1、木耳是东北的主要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往往产生杂菌,严重影响黑木耳的产量。 只有了解黑木耳的主要杂菌并知道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才能防止杂菌的生成。 1 皮箍属草菌类,多为栗壳色(边缘黄褐色),少为笋片色。 子实体紧贴在耳木上,边缘不翘,状似贴膏药,严重时,贴满耳木,引起木质部粉状腐朽。 长有此菌的耳木不产生耳芽。 此苗在潮湿和连续阴雨天气发生严重。 边蛾也称褐轮韧草菌。 子实体的基部贴在耳木上,边缘翻起如檐状,黑色表面形似干的黑木耳,贴着耳木的不孕面呈灰红色。 在阴湿多雨天最易发生。 疗是危害壳斗科耳木的主要杂菌。 多出现在耳木表皮的纵沟中,呈黑色的线状疙瘩,逐渐变为瘤状半球体。 耳木上生了黑疗以后,吸不进水,耳木 2、里面成“铁心”,不仅不能结耳,其它杂菌也不能在其上生长。 高温及排场过湿,荫蔽过大地方的耳木易发生。 孔菌亦称朱红栓菌。 子实体基部狭小无柄,菌盖半圆形,橙色至红色,可引起粉状腐朽。 菌丝初为白色,逐渐变为红色,分泌黑褐色色素,多发生在高温、干燥的环境里,繁殖迅速,分解木材组织的能力强,危害严重,生长此菌的耳木难产生黑木耳子实体。 其它杂菌如胶孢菌、裂褶菌等,争耗养分,分泌有害物质,影响木耳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和生长,能造成木耳严重减产。 2 黑木耳栽培中易造成杂菌污染的主要原因黑木耳是一种喜温、湿的胶质菌,它在栽培中易遭杂菌污染是和它的习性分不开的。 黑木耳一是生产周期较长,袋栽需 100120 天;二是抗杂菌能力差,子实体、菌丝和菌料常成为杂菌孽生场所;三是其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有持续的较高温度(2028)和湿度(85%90%),在上述温、湿条件下,从子实体形成到采收需要 1520 天,这样条件也有利杂菌的孽生蔓延。 我们要根据黑木耳生长特性和杂菌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的必要措施,加强科学管理,防止黑木耳遭到杂菌危害。 专利查询。黑木耳主要杂菌及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
相关推荐
1、珍珠” 一、特征特性:生长势一般,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出苗至采收鲜穗约 85 天。 株高 200 厘米,穗位高 100 厘米,果穗长 16米,80%的植株为双穗小粒,单穗重 250。 穗椎型,口感好,种皮薄,有特殊的芳香味,糯性强,商品性佳,一般亩产鲜穗 1000 公斤左右。 营养丰富,开发利用价值高,被人们称为黄金作物。 营养丰富、口感好。 富含维生素 2,多种氨基酸
为人类在宇宙中发现和确认更多双黑洞系统指出了新方向,并 对理解星系和类星体的形成演化以及进一步研究引力波和基本引力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 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 人的意识只有突破规律的制约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7.
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习近平在 APEC 会上表示“一带一路”的具体规划蓝图及其实施条件 已经成熟。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路线图正式公布。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二者相互离不开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③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3)长期坚持适度骑行可促进人体内 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增强人体特异性免疫 功能。 同时可以减少 ,从而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减缓“温室效应”。 31.( 10 分)下图是处于稳定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在某时间段内的能量流动模式图,箭头代 表能量的流动方向,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 J/ (cm2 y),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2)能量从甲到乙的传递效率为
业建立了一套浮动薪酬分配制度,并对技术和管理骨干进行股权激励,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这说明 A、按劳分配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 B、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助于消除收入差距 C、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D、合理的分配制度有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月 6日,财政部发行 1年和 10年期国债,规模各 200亿元,与 2020年的国债发行情况相比, [来源 :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