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稻水蝇的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1、水蝇(双翅目 蝇科 新垦盐碱化稻区发生极为严重,是阿克苏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 该虫咬食初生根及次生根,造成水稻秧苗发育不良或漂秧死亡。 20022003 年在阿克苏地区水稻调查发现,轻条田产量损失达到 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的水稻生产。 本文作者就稻水蝇的形态特性、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68 毫米,翅展 810 毫米,体灰褐色至黑灰色,头部铅灰色。 复眼密布黑短毛,顶有金绿色光泽,胸部背面紫兰色。 卵长 米,近圆形,初乳白色,后变黄白。 幼虫 11 节,土灰色,腹面 411 节各有一对伪足,共八对。 体表光滑,有刚毛。 口针黑褐色,后端分叉。 蛹为围蛹,羽化时蛹壳 2、前端环状裂开,属环裂类。 长 810 毫米,宽 23 毫米,体 11 节,圆筒形,初黄褐色,后变黄棕色或棕褐色,其幼虫到蛹的过程中其尾部 911 伪足形成适合固定在水稻和杂草根、茎、叶上的环钩。 二、分布与危害我国现有报道稻水蝇为害的地区有:新疆、宁夏、河北、辽宁、甘肃、陕西、山东、内蒙古等省。 稻水蝇在本地区其寄主有芦苇草、三棱草、稗草、野生稻、马唐、狗尾草、节节草、莎草等禾本科杂草。 稻水蝇是盐碱地水稻幼苗期重大害虫,以幼虫危害蛀食刚露白的稻种,造成烂种,咬食水稻初生根和次生根,吸取汁液和营养,造成漂秧。 另外幼虫化蛹后夹在稻根上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 在阿克苏地区稻水蝇主要在水稻露白和立针两个时期 3、危害。 三、代发生时期为 40 天左右,世代重叠。 以成虫在大土块缝隙、埂边盐结皮下及白杨树、沙枣树和杂草的落叶层下越冬。 第二年 3 月末 4 月初当气温升高到 1415时,成虫多先在稻田边碱区和死水坑水面上活动,取食腐殖质为生。 秧田进水后越冬代成虫就在稻田杂物和漂浮物上产卵,幼虫先取食腐殖质后危害水稻。 水稻露白和立针期是主要受害时期,到水稻分蘖时水稻根系扎稳地中,植株发育健壮,不再受害,其又在稻田边杂草上繁殖。 波长 3650 埃的黑光灯可大量诱集稻水蝇成虫,成虫喜欢集栖于水面脏泡沫层上、污水面上活动,凡有死水聚集的地方都有成虫活动。 气温升高时尤其活跃,互相追逐交尾,取食水面上漂浮的腐败有机物并在 4、漂浮物上产卵。 水面漂浮物多的地方招引和聚集的成虫就多,产卵多,幼虫密度也大。 由于漂浮物常被风吹到田边地埂处,所以幼虫及蛹多分布于稻田地边、地角中,在死水坑、排碱渠、新开荒地、盐碱重稻田发生多,常常地边受害重,防治及时也是关键。 四、水蝇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为:卵 10,幼虫 蛹 全代所需有效积温为 死水坑、排碱渠、新开荒地、盐碱重稻田稻水蝇发生多,稻水蝇喜好盐碱,且只生活在 的水中,在 大于 9 的环境中无法生存。 害程度与耕作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地块平整,发生轻,反之,危害重。 类、蚂蚁、步行甲、蜘蛛、鸟类等。 其中青蛙为主控天敌,成蛙取食稻水蝇成虫,其幼虫蝌蚪取食稻蝇蛆。 五、地整地拾净前茬作物,定期捞除水层上的漂浮物。 泡田洗碱、勤排灌、保持田间水清洁,对新开荒地和重盐地进行泡田洗碱,以降低。 勤排勤灌、变死水为活水,不仅可冲洗盐碱,造成不利于稻蝇蛆生活环境,同时还可冲走水面漂浮物,保持水面清洁。 培育壮苗,选用苗期生长快、叶片坚挺直立、耐冷性强的品种。 地区使用呋喃丹对蛙类低毒,且防效较好。 碱渠进行防治,消灭早期孳生场所用敌杀死或 80%敌敌畏乳油进行防治。 生长后期对稻田可用撒颗粒剂或毒土进行防治:667 平方米用 3%呋喃丹颗粒剂23 千克。 也可用 80%敌敌畏乳油 150 克,加适量水稀释,拌细土 2025 千克撒施。 专利查询。阿克苏地区稻水蝇的发生与防治
相关推荐
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播种,秧龄 3040 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 273013 厘米,每亩栽插 穴,每穴插12 粒谷苗;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 1315 公斤,磷 斤,钾78 公斤;水浆管理做到浅水勤灌,扬花灌浆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
erest D. amusement 16. B. time C. support D. hope 17. B. set C. spent D. came 18. B. respect C. admire D. recognize 19. B. kept C. spread D. lasted 20. B. even C. yet D. still Ⅲ .阅读理解 (2020 年枣庄检测 ) I
2、 产量表现:2002 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63 减产 不显著);2003 年续试,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63 增产 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 2003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 63 同期播种,秧龄控制在 40 天左右;2、移栽:采用宽行窄株栽插
180℃之间。 用天然气将质量为 的菜油从室温 20℃加热到 170℃,天然气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有 60%被菜油吸收。 则菜油 吸收了_______J热量, 燃烧了 ______m3的天然气。 (取 c 菜油 = 103J (kg ℃ ) 1,天然气的热值为 4 107J/m3) ( 3)如图是某建筑工地上提升建筑 材料的滑轮组示意图,其动滑轮 质量15kg,某次提升材料质量 240kg
2、 极显著)。 2002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汕优 64 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6 月中、下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 1012 公斤,秧苗在三叶期喷施“多效唑”,促进多发分蘖,秧龄控制在 35 天内;2、合理密植:插植密度每亩 穴,每亩 1315 万株基本苗为宜;3、施肥管理:中上肥力水平的田块每亩施纯氮 10 公斤左右,氮、磷、钾的比例以 1:1:、防治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