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稻水蝇的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1、水蝇(双翅目 蝇科 新垦盐碱化稻区发生极为严重,是阿克苏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 该虫咬食初生根及次生根,造成水稻秧苗发育不良或漂秧死亡。 20022003 年在阿克苏地区水稻调查发现,轻条田产量损失达到 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的水稻生产。 本文作者就稻水蝇的形态特性、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68 毫米,翅展 810 毫米,体灰褐色至黑灰色,头部铅灰色。 复眼密布黑短毛,顶有金绿色光泽,胸部背面紫兰色。 卵长 米,近圆形,初乳白色,后变黄白。 幼虫 11 节,土灰色,腹面 411 节各有一对伪足,共八对。 体表光滑,有刚毛。 口针黑褐色,后端分叉。 蛹为围蛹,羽化时蛹壳 2、前端环状裂开,属环裂类。 长 810 毫米,宽 23 毫米,体 11 节,圆筒形,初黄褐色,后变黄棕色或棕褐色,其幼虫到蛹的过程中其尾部 911 伪足形成适合固定在水稻和杂草根、茎、叶上的环钩。 二、分布与危害我国现有报道稻水蝇为害的地区有:新疆、宁夏、河北、辽宁、甘肃、陕西、山东、内蒙古等省。 稻水蝇在本地区其寄主有芦苇草、三棱草、稗草、野生稻、马唐、狗尾草、节节草、莎草等禾本科杂草。 稻水蝇是盐碱地水稻幼苗期重大害虫,以幼虫危害蛀食刚露白的稻种,造成烂种,咬食水稻初生根和次生根,吸取汁液和营养,造成漂秧。 另外幼虫化蛹后夹在稻根上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 在阿克苏地区稻水蝇主要在水稻露白和立针两个时期 3、危害。 三、代发生时期为 40 天左右,世代重叠。 以成虫在大土块缝隙、埂边盐结皮下及白杨树、沙枣树和杂草的落叶层下越冬。 第二年 3 月末 4 月初当气温升高到 1415时,成虫多先在稻田边碱区和死水坑水面上活动,取食腐殖质为生。 秧田进水后越冬代成虫就在稻田杂物和漂浮物上产卵,幼虫先取食腐殖质后危害水稻。 水稻露白和立针期是主要受害时期,到水稻分蘖时水稻根系扎稳地中,植株发育健壮,不再受害,其又在稻田边杂草上繁殖。 波长 3650 埃的黑光灯可大量诱集稻水蝇成虫,成虫喜欢集栖于水面脏泡沫层上、污水面上活动,凡有死水聚集的地方都有成虫活动。 气温升高时尤其活跃,互相追逐交尾,取食水面上漂浮的腐败有机物并在 4、漂浮物上产卵。 水面漂浮物多的地方招引和聚集的成虫就多,产卵多,幼虫密度也大。 由于漂浮物常被风吹到田边地埂处,所以幼虫及蛹多分布于稻田地边、地角中,在死水坑、排碱渠、新开荒地、盐碱重稻田发生多,常常地边受害重,防治及时也是关键。 四、水蝇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为:卵 10,幼虫 蛹 全代所需有效积温为 死水坑、排碱渠、新开荒地、盐碱重稻田稻水蝇发生多,稻水蝇喜好盐碱,且只生活在 的水中,在 大于 9 的环境中无法生存。 害程度与耕作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地块平整,发生轻,反之,危害重。 类、蚂蚁、步行甲、蜘蛛、鸟类等。 其中青蛙为主控天敌,成蛙取食稻水蝇成虫,其幼虫蝌蚪取食稻蝇蛆。 五、地整地拾净前茬作物,定期捞除水层上的漂浮物。 泡田洗碱、勤排灌、保持田间水清洁,对新开荒地和重盐地进行泡田洗碱,以降低。 勤排勤灌、变死水为活水,不仅可冲洗盐碱,造成不利于稻蝇蛆生活环境,同时还可冲走水面漂浮物,保持水面清洁。 培育壮苗,选用苗期生长快、叶片坚挺直立、耐冷性强的品种。 地区使用呋喃丹对蛙类低毒,且防效较好。 碱渠进行防治,消灭早期孳生场所用敌杀死或 80%敌敌畏乳油进行防治。 生长后期对稻田可用撒颗粒剂或毒土进行防治:667 平方米用 3%呋喃丹颗粒剂23 千克。 也可用 80%敌敌畏乳油 150 克,加适量水稀释,拌细土 2025 千克撒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