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 是 《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 “ 以民道代天道 ” ,是 “ 有民 无天 ” 的新道统,是 “ 翻天 ” ,让民 “ 顶天立地 ”。 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20世纪初大声疾呼: “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 来之民族, 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 归天然淘汰已耳。 ” 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他们)拥抱现实生活 —— 但是以不同的方式。 别具一格的是,他们对色彩、光线和光学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 ”下列画家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列宾 C.凡高 D.毕加索 《红楼梦》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中俄两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 这两 部巨著的共同意义是 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矛盾 C.开创了新的文学流派 D.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分) 二、材料解析题 (26题 13分; 27题 13分; 28题 14分; 29题 10分 ) 26.(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 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黄宗羲在《 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请回答: (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 2分) ( 2)从时代背景方 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 4分) ( 3)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 4分) ( 4)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 2020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仍流传至今。 根据你所学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 3分) 27.(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 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 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 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是毫无根据的了。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 的。 —— 卢梭《社会契约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