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内容摘要:
2、株率达 100%、病叶率 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进行防治。 可喷洒 12%绿乳铜、或 25%敌力脱 2000 倍液、或 40%灭病威悬乳剂 1000倍液或 80%新万生 700 倍液等。 玉米圆斑病:选择感病品种,采取五点取样,每点查 10 株,检查病株率和单株病叶数。 一般在抽果穗吐丝盛期喷药防治,用 25%粉锈宁 500800 倍液。 玉米黑粉病:发现病瘤要及时割除。 玉米病毒病:有玉米粗缩和矮花叶病(花叶条纹病),该病毒是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的,而田间的灰飞虱、蚜虫的多少与田间杂草的多少密切相关,而灰飞虱、蚜虫带毒的多少又与小麦丛矮病发生轻重有相关关系,所以可依据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来判断玉米病毒 3、病的发生程度。 在防治上主要是消灭杂草和防虫来预防玉米病毒病的严重发生。 在田间调查中,发现可疑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喷杀毒剂控制,如 25%病毒 、或 5%菌毒清+天丰素+锌肥、或 25%病毒王等。 玉米螟:注意田间卵孵化进度和幼虫危害情况,并抓住关键时期,对第一代玉米螟进行撒颗粒剂防治。 可用 剂制成颗粒剂或用 1605、辛硫磷乳油制成颗粒剂、或白僵菌颗粒剂、或 3%为乐尔颗粒剂、或 98%巴丹可溶性粉剂制颗粒剂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内,杀死初孵幼虫。 玉米灯蛾:危害玉米田的主要有星白雪灯蛾、白雪灯蛾、稀点雪灯蛾、人纹污灯蛾。 在 7月下旬开始调查 100 株上的卵数和幼虫数量,当发现 500 株玉米有 2 块卵,或被咬粒的果穗达 15%以上时,立即进行防治。 灯蛾初孵幼虫有集中危害的习性,在玉米吐丝后幼虫较多,可组织人工捉虫,或喷药防治。 专利查询。八月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相关推荐
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几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1 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中国人民依 靠自己的力量胜利的掌握了核技术的是。 A. 第一枚导弹飞行正常 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 1966 年 7 月 1 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做出决定,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2、针形。 花两性,单生于叶腋间,粉红色至深红色,每年开花结果两次,2开花,9果熟;8开花,翌年 3?果,星状放射八角形。 适生于亚热带南部山区的阴湿温暖环境,年平均温度不低于 0,年雨量 1300对湿度 80%以上。 土壤以深厚、肥沃、宜。 幼树喜荫,成龄树喜光。 根浅、枝条脆,不抗风。 主要用种子繁殖。 每千克种子 8000公顷播种量 25高 50可出圃定植。 宜林地以多雾
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 是 《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 “ 以民道代天道 ” ,是 “ 有民 无天 ” 的新道统,是 “ 翻天 ” ,让民 “ 顶天立地 ”。 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20世纪初大声疾呼: “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 来之民族, 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
2、病虫危害,增强中后期中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增粒增重,从而增加产量。 三、宽窄行杂糯间栽:在一般宽窄行栽培基础上,每隔两个宽行栽 1 行糯稻(俗称酒谷),窝距 1 尺 2 寸至 1 尺 5 寸,每窝 3 至 5 株。 注意浸种消毒,预防稻瘟病,杂交稻和糯稻同播同栽。 由于合理利用空间增种糯稻,与杂交稻协调生长,且有效地控制了稻瘟病,所以能够增产。 四、酒谷秧开厢杂糯间栽:每隔 5 尺 5
2、间,先白天后整天,而忌温度增高,骤然揭膜。 (3)把好科学管理关。 在出苗芽期以湿润为主,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不积水。 一般低温不灌深水,以利通气和扎根。 只有在霜冻或暴雨时才灌深水,幼苗期以防寒为主,同时注意不要缺氧。 二叶期前如覆盖较好,遇一般寒潮可不灌深水,若是强大寒潮可日排夜灌。 二叶期后三叶期前要注意以水调温护苗,一般情况下,晴天灌水上畦,雨天放干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