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人教版内容摘要:

物.洪秀全是领 导了太平天国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领导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都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故 ①③④⑥ 符合题意. 故选 D. 9. “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 ”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考点】 戊戌变法. 【分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解答】 19 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 1300 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 “公车上书 ”, 公车上 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898 年 6 月,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宣布变 法,但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 1898 年 9 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6 人于 1898 年 9 月 28 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 “戊戌六君子 ”,光绪帝被囚禁.维新变法运动符合 “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 ”这一说法. 故选 C. 10.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 “民族、民权、民生 ”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 体现“民生主义 ”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考点】 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分析】 本题考查对三民主义的理解. 【解答】 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最能体现三民主义中 “民生主义 ”的选项,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 “民族 ”、 “民权 ”、 “民生 ”三大主义,合称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 创立民国(民权) 平均地权(民生). 故选 D. 11.有人说: “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考点】 辛亥革命.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准确识记. 【解答】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 A. 12.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 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 A.《万国公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 D.《新青年》 【考点】 新文化运动. 【分析】 本题考查了新文化 运动的主阵地. 【解答】 题干给出了《新文化运动》的课时即标题即事件名称,考查相关刊物,1915 年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 “民主 ”和 “科学 ”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的空前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故选 D. 1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它巩固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D.这次运动的主力自始至终都是学生 【考点】 五四运动.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五四运动.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 1919 爆发的五四运动中 ,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因此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选 B. 14.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考点】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史实. 【解答】 本题关键信息 “开天辟地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 新了. 故选 D. 15. 1928 年,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的标志是( ) A.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被消灭 B.宁汉合流 C.张作霖被日军炸死 D.张学良改易旗帜 【考点】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分析】 本题考查东北易帜. 【解答】 A.北伐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被消灭后,还有张作霖雄踞东北,叙述不符合题意故 A 错误; B.宁汉合流是指 1927 年武汉国民党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合在一起,与题目中的 1928 年不符,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B 错误; C.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叙述不符合题意故 C 错误; D.张学良改易旗帜符合题意,因为张学良 1928 年年底通电全国,宣布于即日起 “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史称东北易帜.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叙述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 D. 16.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诗句中的军队是指( )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考点】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相关内容. 【解答】 部队的名称可以反映出当时时代背景, A 项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军队, C 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改编后的名称, D 项是解放战争至今的军队名称.结合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故选 B. 17.某班模拟了一次 “红色旅游 ”的推介活动。 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 )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八七的会场﹣﹣指明了革命 方向 【考点】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分析】 本题考查井冈山根据地. 【解答】 1927 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 故选 C. 1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一 “远征 “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 A.井冈出会师 B.会宁会师 C.吴起镇会师 D.遵义会议 【考点】 遵义会议.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结 束的标志.根据材料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一 “远征 ”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 10 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结束. 【解答】 A. 1928 年 4 月的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B. 1936 年 10 月的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结束; C. 1935 年 10 月的吴起镇会师,是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的红 军的胜利会师; D. 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选 B. 1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 ①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② 义和团运动 ③ 五四运动 ④ 戚继光抗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考点】 史实辨析题;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