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甘薯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提高作业效率。 大棚可以按照标准的瓜菜大棚规格建造,中棚一般四米跨度,高度。 在长向上每 支撑竹板龙骨一条,塑膜紧贴龙骨并绷紧,两侧压入地下 15 厘米左右。 埋好并踏实,龙骨间用铁丝或尼龙绳勒紧,膜上盖草帘与否,根据当地气候和栽植期早晚而定。 大棚在甘薯栽植前建好并盖膜,中棚在甘薯栽植后支架盖膜。 二、品种选择与整地为发挥保护地对光温资源的利用效果,一般应选用早熟、高产品种,如豫薯10(又称红心王)、京薯 2 等。 整地一般在扣棚膜前进行,结合施底肥进行平整和深翻。 每亩地在施 2000 公斤优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10:7:8)甘薯专用肥 40斤。 撒施后翻入地下,需要消毒、杀虫的地块,消毒剂和杀虫毒饵 3、一并施入。 同一棚内土地的平整度以保证顺利浇水、排水和起垄盖膜为度。 起垄行距 75 厘米,垄高 25 厘米,顶部平坦,宽度 20米。 垄上覆地膜,将全垄盖严并绷紧。 三、栽植1、秧苗栽植时间,根据收获期和育苗情况决定,一般经验认为以大棚甘薯 4 月上中旬、中棚甘薯 4 月中下旬为宜。 2、从苗床取下的秧苗可以直接栽插,也可以先行假植。 根据生产田地温和秧苗分级情况,先将秧苗移栽到背风向阳的暖畦中,适当浇水,早晚盖膜。 进行适应性锻炼和崔根,一般 3可以达到适栽标准。 经假植后的秧苗,不但可以提高成活率,而且缓苗快。 3、保护地内甘薯一般采用斜栽法或直栽法以利保证密度。 亩栽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计划的收获期早晚决定 4、,一般比普通大田增加 10%左右。 秧苗栽于垄顶中间部位,破膜后栽入土中 4米,浇水两次后压土封穴并将地膜破茬压严。 四、管理与收获保护地甘薯管理比较简单,关键在前期保温保湿促缓苗。 为了促进甘薯早缓苗,栽后 3棚内温度不高于 35 摄氏度,一般不进行放风,以保持内部湿度。 低于 13 摄氏度以下要密闭或人工加温,35 摄氏度以上要进行侧风向放风,防止冷风长驱直入。 结合放风行间沟中进行松土提温并保墒。 在晚霜、倒春寒完全过去后,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逐渐加大放风口,甩蔓封垄后侧面全部敞开,气温达到 30 摄氏度左右可以去掉棚膜。 根据甘薯的苗情长势和土地肥力情况,在甘薯甩蔓后封垄前,在垄侧开穴追肥,亩施专用复。保护地甘薯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根细线把风筝放上蓝天,你的心也会有畅想,你畅想的是什么呢。 (二)课外阅读( 3+4+ 2+ 3+ 3+ 5) 速读《倾听鸟语》 P81《我为谁鼓掌》,回答以下问题。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 3分) 手舞足蹈: 固执己见: 百依百顺: 也许,只有这样,作为一个人, 才能 . . 全面发展, 才能 . .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才能 . . 成为一个在美国的优秀的中国人。 照样子
2、浮种衣剂 种。 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 用大豆种衣剂加入增产菌可减少根腐病侵染和危害。 用 35%多克福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同时,减轻、推迟根腐病侵染危害,对潜叶蝇有效兼防蓟马、跳甲、蚜虫等早期害虫。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 大豆 23 片复叶期,每公顷用增产菌浓缩液 50米醋 80%多菌灵微粒剂 750g 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g 或 40%多菌灵胶悬剂 1500合喷雾,1520
2、,致后期杂菌大量发生而失败。 3 菌种老化最适合的菌龄是从接种开始 4050 天左右的菌种。 已老化的菌种,菌丝体已成熟,菌丝生长慢,后期易感染杂菌。 早期生产的菌种,应贮于 4以下,让菌丝休眠,才可防止不老化。 4 室内无菌操作不严格农村栽培滑菇无固定接种室,多在住宅接种,污染机会多,因此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如接种室及菇房要彻底消毒,墙壁及大棚要涂白(用白灰刷 1 次)
裂玉米既具有玉米共有的生物学特性,也有其特有的性能,在生产中运用适宜的栽培技术,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一、辅助授粉爆裂玉米雌雄花序同株异位,雄花早熟,雄花穗比雌花穗早抽,抽雄后 810天开花。 雌穗遇不良自然条件,吐丝时间要比雄穗抽雄晚 20 天以上,为达到田间雌雄穗花期相遇良好,栽培上可采用隔畦分期播种,播期间隔 2030 天,畦宽 2 米,每畦 4 行。 播期以 4 月中旬及 5
2、至赤道,从低地到高山均有小麦栽培,但主要产区为欧亚大陆和北美,种植面积占世界小麦面积的 90%。 单从小麦产量看,高产小麦也都出现在气候适应、土壤肥沃、水源充沛的平原地区,而属于原始状态的低山丘陵、平原旱地由于受水的限制很难创造出令人欣喜的高产记录。 旱地小麦水是主要限制因素。 那么小麦正常生长大致需要多少水呢。 19902000 年度山东农业大学曾对济南 17 号、鲁麦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