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滑菇栽培中感染杂菌原因预防内容摘要:

2、,致后期杂菌大量发生而失败。 3 菌种老化最适合的菌龄是从接种开始 4050 天左右的菌种。 已老化的菌种,菌丝体已成熟,菌丝生长慢,后期易感染杂菌。 早期生产的菌种,应贮于 4以下,让菌丝休眠,才可防止不老化。 4 室内无菌操作不严格农村栽培滑菇无固定接种室,多在住宅接种,污染机会多,因此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如接种室及菇房要彻底消毒,墙壁及大棚要涂白(用白灰刷 1 次),所有用具及塑料薄膜要用 3%来苏儿浸泡。 工作人员穿消毒白大褂,戴帽子(掩住头发)、口罩,先洗净双手,操作前再用 75%酒精棉球擦手,接种时不允许其他人出入,更不宜吸烟、吐痰或交谈。 上架以后室内定期喷 3%波尔多液。 5 接种量偏少正常 3、情况培养料和菌种比例为 10:1。 如果接种量偏少,菌丝生长慢,易感染杂菌。 适当增加用种量如 10: 10:2,则很少感染杂菌。 6 蒸料和接种不同步有的菇农先集中蒸料,数天后集中接种,这样造成污染机会增多。 正确做法是:趁热出料包装或装袋,在室内降温,当天接种,不可延至次日。 7 老菇房隐患大老菇房杂菌孢子多,极易造成杂菌感染。 因此,栽培前重新消毒刷白 1 次,用两种消毒药交叉消毒。 8 糠(麸)和锯末比例失调配料时糠、麸不应超过 20%,否则透气不良易酸败感染杂菌。 另外,糠、麸要新鲜,酸败的发霉的不能用。 9 环境污染周围环境不洁,杂菌孢子多,造成感染严重。 栽培场要选择空气新鲜、通气良好的地方,附近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