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旱地冬小麦丰产的分析探讨与开发对策内容摘要:

2、至赤道,从低地到高山均有小麦栽培,但主要产区为欧亚大陆和北美,种植面积占世界小麦面积的 90%。 单从小麦产量看,高产小麦也都出现在气候适应、土壤肥沃、水源充沛的平原地区,而属于原始状态的低山丘陵、平原旱地由于受水的限制很难创造出令人欣喜的高产记录。 旱地小麦水是主要限制因素。 那么小麦正常生长大致需要多少水呢。 19902000 年度山东农业大学曾对济南 17 号、鲁麦 21 号做过灌溉对小麦品质和产量影响的实验。 该试验说明:一是水对小麦生产至关重要,严重干旱小麦减产损失极大;二是小麦对水要求有一个合理的量,超量灌溉产量不增反降,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合理需水量大约每亩 300立方米,折合降水相当于 3、448 蓄储自然降水是克服干旱威胁小麦生长的有效措施大家知道,旱地小麦生长所需要水分一方面来自小麦生长期间的自然降水;另一方面来自小麦播种前土壤储备的水分。 生长期间的自然降水不能人为操控,但土壤的自然储水量则可以采取措施加以调节,这是旱地小麦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提出这样一种思路既符合小麦的生物学特性也有其实践依据。 首先,小麦根系性特性决定了对土壤水分的利用能力。 小麦的次生根主要分布在 040土层内,而初生根冬前可达 1m 米以上,小麦成熟期达 34m,研究认为小麦根系对土层有效水的利用程度 01m 可达100%,12m 可达 90%。 其二是土壤储水与小麦抗旱能力有确 4、切的相关性。 有研究表明,播前土壤储存 100效水可供小麦安全生长越冬,储水 190生长到拔节孕穗,350上时即使生长期间无降水补充也能正常生长并获得产量。 另有试验证明,旱地小麦播前 1m 土层如能储存 150效水,生长期间降水 150可实现产量 300400水达 200上,可实现亩产400500国北方冬麦区年平均降水 595淮冬麦区达 710些地区的旱地小麦如果采用恰当的耕作制度和土壤治理措施,把汛期降水尽多的利用起来,实现,1m 土层内有效水存储量达 150不难,再加上生育期间降水,辅之地表径流拦蓄利用方法基本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3 缺水并不是旱地小麦唯一的限制因素除缺水外,多数旱地小 6、自然降水能力越弱,而且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山东在旱地小麦的开发中正是坚持了走活化耕层与土壤培肥、流失治理并重的路子,在实现普遍增产的基础上,还培育了一批旱地小麦丰产典型。 1989 年莱阳市 1000 亩无水浇条件的旱地小麦平均亩产 997 年(市 旱地小麦(品种鲁麦 21 号)亩产达到 年淄博市淄川区 1 亩旱地小麦(品种鲁麦 21 号)亩产达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提供了成功范例。 4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的对策措施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旱地小麦丰产栽培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耕蓄水采用一年两作和两年三作相互轮换的耕作制度,为深耕创造条件。 原来耕作深度对小麦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深耕宜于深层蓄墒,利于长远丰收 7、;浅耕宜于耕层保墒,利于当季丰收。 实行两种耕作制度即每 34 年轮换一次,把旱地小麦深耕的时间安排在两年三作的冬闲进行,形成蓄墒增产的良性循环。 冬闲采取大犁深耕,耕深 3040者更深,土壤蓄储自然降水的能力显著提高,能起到构筑“土壤水库”的作用,还可以扩大根系生长范围,增强吸收肥水的能力,小麦增产,效果可持续三年以上。 结合深耕还应进行平整土地、整修地堰,控制土壤、养分、水分的流失。 肥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培肥土壤首先是设法提高有机质含量。 迅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除大量施用有机肥外,还应大力推广秸秆快速堆腐还田技术。 试验证明每亩每年还田 250秆可维持土壤有机质不降低,还田500上秸秆可逐年 8、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还应注重利用化学肥料平衡和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研究认为亩产 500旱地小麦,耕层土壤除有机质达到 右外,全氮(N)要达到 碱解氮(N)达到50mg/效磷(P)不少于 20mg/效钾(K)80100mg/此,随着土壤逐年培肥旱地小麦也要积极引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把三大营养元素和重要微量元素控制在最适范围内。 学种管科学种管应把握以下两个环节:播种时间、方式,施肥:山东一般认为旱地小麦以冬前 0以上积温达到 550670时可以形成冬前壮苗,并以此来设定播种期(泰安地区大体是 9 月底,10 月初),但在具体操作中应坚持“抢墒不等时”的原则,不做欠墒播种、播后等雨 9、的事,特旱年份应采取开沟、施肥、溜水、播种、盖土“五合一”的一条龙作业法,既能按期播种又能培育壮苗。 旱地小麦一般实施沟播,沟距 4050深 10沟底按15距播两行小麦。 旱地小麦施肥采取基肥依次深施、施足的办法,有利于发挥肥效,促进增产。 播种量、品种:在山东一般旱地小麦应掌握每亩 15 万基本苗为宜,早播宜减晚播宜加,以利于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 旱地小麦要选用专用品种,一般为分抗旱耐肥、抗旱耐瘠两个类型,前者有鲁麦 21 号、鲁麦 13 号、鲁麦 17 号、莱农 8834 等,后者有晋麦 33 号、科红 1 号等。 在管理上还要抓好适期镇压划锄,弥合土壤空隙,破除板结,减少水分散失。 雨灌溉北方地区自 11、土壤中积蓄的水分,秋种时在垄沟内种两行小麦,翌年春天在覆膜的垄面上打孔播种两行花生,这种办法能减少降水蒸发 30%50%。 据山东潍坊市农技站大面积示范,小麦平均增产 30%,春套经济作物增产15%20%,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5 旱地小麦规模化开发的建议综上分析,旱地小麦实现丰产栽培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但大规模开发需要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认识问题。 要运用典型引路的办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发旱地小麦可行性与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信心和决心。 二是解决投入问题。 土壤深培肥、积雨灌溉、覆膜栽培等措施的落实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粮食生产毕竟效益有限,单纯依靠农户投入不现实,但开发旱地小麦具有明显的社会生态效益,各级应当引起重视。 要探讨建立国家、集体、农户三级投入机制的措施和办法,以解决资金困难,有条件的要引入企业、社会或外资进行集中联片开发,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推进旱地小麦丰产栽培的规模化开发。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