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xx秋)八上物理3-4升华和凝华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现人工降雨。 这一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C A. 熔化 B. 汽化 C.升华 D. 凝华 66.( 10盘锦) 下列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B.湿衣服变干 C.盐溶于 水 D.残雪消融 67.( 10恩施州) 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C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 68.( 10 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B. 夏 天,雨笼山峦 A. 春 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 雪飘 述正确的是 A ,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69.( 10荆门)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 “雾 ”或结 “冰花 ”。 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B “雾 ”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冰花 ”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 ”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 ”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70.( 2020荆州)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来降低体温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热 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属于凝 华现象 D.家庭电路短路时,保险丝烧断,属于液化现象 71.( 10泸州)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C A. 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 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 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 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72.( 10襄樊)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下雪不冷化雪冷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C.所有气体 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 73.(10 宜昌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到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C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74.( 10百色)关于以下 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B A. 春天清晨,大雾弥漫是汽化现象 B. 仲夏正午,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液化现象 C. 深秋 早上 , 树叶上有 霜是凝固现象 D. 初冬早晨,湖面结薄冰是凝华现象 75.( 10杭州) 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D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千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76.( 10 杭州)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D A.蒸发 B.径流 C,水汽输送 D.太阳辐射 77.( 10黔东南州) 前段时期,黔东南州旱情严重, 3月 5日我州 16个县市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全州普降小雨,首战告捷。 实施人工增雨是缓解旱情有效手段,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分别属于 A A.凝华、熔化 B.凝华、液化 C.升华、熔化 D.升华、液化 78.( 10绵阳) 2020 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持续严重干旱,空军配合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了上百架次 人工降雨。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 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B ,熔化 .凝华,熔化 ,液化 ,液化 79.( 10 肇庆) 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 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 水 蒸汽液化成 小 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C. 两者均吸热 D. 两者均放热 80.( 10滨州)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C ( 1)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 2)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3)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 4) 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 1)( 2) B. ( 2)( 4) C. (1)(3) D. ( 3)( 4) 81.( 10山西)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C.冬天玻璃上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D.深秋草木上白霜的形成,属于凝 华现象 82.( 10 宁德)年春天在抗击西南大旱灾中,采取向空中喷洒干冰的方法进行人工增雨。 干冰能使空气中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水蒸气变为小冰粒。 小冰粒变成雨滴的过程分别属于哪些物态变化 B A.凝华、液化 B .凝华、熔化 C.升华、熔化 D.升华、液化 83.( 10抚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D ,冰冻的衣服会干 84.( 09泰安) 下列自然现象 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D A.雾的形成 B.露的形成 C.冰的形成 D.霜的形成 85.( 09 湖南娄底) .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C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86.( 09 山西) .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87.( 09 湖北襄樊 ).霜是由下列的哪一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D A.熔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88.( 09广东湛江) 3.下列过程中, 属于凝华 的是 C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严冬,湖水结成冰 89. ( 09天津)(多选题) 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C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 90. ( 09 福建晋江)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C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91.( 09 湖南岳阳)我市平江 幕阜山高山峡谷 景色优美,被誉为“小九寨”,下列关于其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C ,雨笼山峦 ,雾绕群峰 ,霜打枝头 ,冰封谷底 92.( 09 济宁)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 . . . 是 D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 人出汗后 , 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93.( 09湖北荆门)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 错误 的是 C ,温度不到 90℃水就沸腾了 ,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这是汽化现象 ,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94.( 09湖北恩施自治州) “地面的水 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 成小水滴或 为小冰晶。 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 ”对于引。人教版(20xx秋)八上物理3-4升华和凝华练习及答案
相关推荐
2、性措施,与后期防治相比,显得更为主动了。 麦播期拌种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杀虫剂、杀菌剂或二者合拌种。 辛硫磷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杀虫剂,以触杀和胃毒为主,杀虫谱广,击倒力强。 该药剂拌种后播入土中,残留有效期可达 12 个月,很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苗期蚜虫、红蜘蛛、叶蝉、灰飞虱以及丛矮病、黄矮病等。 禾果利是新型三唑广谱杀菌剂,是三唑类农药如三唑酮(粉锈宁)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达技巧的鉴赏。 这两问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呈现合理梯度。 文章以母子关系为主线,结尾部分 “母亲 —树影儿 —孩子 ”这一组关系所蕴含的意味本不难理解,但史铁生笔下文字含蓄、空灵以及由此构成的哲理美,又会对阅读、作 答造成一定障碍。 (相关分析参见 “文本解读 ”部分) 总体来看, 2020 年高考北京卷的文学作品现代文阅读,文本平易,但语言标志不够明显,一些地方需要 “意会 ”;命题以赏析为多
果某容器收集到56ml 的水,其质量为 kg。 1举世瞩目的 08 奥运会开幕式于 8月 8日晚在“鸟巢”举行. (1)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奥运主 题歌《我和你》风靡全球,尤其是莎拉布莱曼的歌喉被誉为“天籁之音”,表明她声音的 ________好.莎拉布莱曼歌声高昂,刘欢声音雄浑,前者音调 _________ (选填“高”或“低” ),后者响度_______. (选填“小”或“大” )
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 为此毛泽东撰文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会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之所以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A.中国革命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的认识要经历不断发展的过程 C.中国革命的发展只有在经历曲折之后才有光明的前途 D.中国革命符合社会进步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气与水. 【分析】 A、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净水中氯气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沙滤装置与过滤的原理相似,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加入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 B、通入氯气,能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C、沙滤装置与过滤的原理相似
⑥求同存异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15.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展开的积极活动取得了一些列重大成就。 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美建交 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⑥成立上海合作组织A.①②③ B.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16.20世纪70年代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