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套袋无公害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菇的生活条件 1、营养:草菇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多糖再次。 单糖和双糖促进菌丝生长迅速,多糖能促进子实体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 草菇是草腐菌,能够利用麦草等作物秸秆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维生素等,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须使用优质、足干、金黄色的麦草作为培养料,并在其中添加一些含氮较多的麸皮或干牛粪等可促进菌丝生长,提早出菇,提高产菇量。 2、温度:草菇属于高温、稳温结实性菌类,对温度的要求因不同的生育期而不同。 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15最适宜的温度为 32低于 15生长极其微弱,10停止生长,呈休眠状态,5以下或 45以上菌丝很快死亡;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22最适温度 2、为28低于 22或高于 35都难以形成子实体原基,在适温范围内,温度偏高,子实体发育较快,菇朵小,易开伞,反之发育较慢,朵大而不易开伞。 3、湿度:草菇既喜高温又喜高湿,只有具备高温、高湿的条件,才能获得高产。 实践证明培养料的湿度在 60含水量适合草菇菌丝生长,最高不得超过 70%。 水分不足,菌丝或菌蕾干枯死亡;水分过多,培养料通气不良,使菌丝或菌蕾死亡,导致病虫害滋生与蔓延。 子实体发育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 85子实体发育时湿度过小,菇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甚至停止生长和枯萎;湿度过大,菇体易腐烂,而且容易感染杂菌。 4、通风:草菇为好氧性菌类,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累太多,常因呼吸受抑制而 3、导致生长停止或死亡。 因此,在栽培时应选择空气缓慢对流的场所。 5、:草菇喜欢偏碱性环境,草菇孢子萌发的最适 为 丝体 为 5围内能生长,最适。 草菇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培养料逐渐变酸,因此,在配制培养料时需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粉或用石灰水浸泡培养料,以调整 ,这样有利于草菇的生长,同时,还能对培养料表面的蜡质层和部分纤维降解,以利于菌丝生长。 6、光照:草菇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但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需要一定的光。 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子实体难以形成,病虫害也容易产生;散射光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使子实体组织结实,色泽加深;光照不足,则菇体组织松软,颜色较浅;强烈的直射光线对子实体生长有抑制 4、作用,容易灼伤幼菇。 二、栽培技术要点 1、培养料预湿:选用干燥无霉变的麦草,放入 5%的石灰水池中浸湿 10时,浸湿时应把麦草压实,水池中的石灰水能完全淹没麦草为度。 2、栽培料切割:将已浸好的麦草捞起,沥干剩余水分,用铡刀切成约 20 厘米长的草段,注意太长不好装袋,太短费工多,也不利于菌丝扭结。 3、培养料配方:以装 20 袋为例,可以有 3 种配方。 第一种是麦草 50千克,棉籽壳 克,麸皮 克,磷肥 1 千克,磷酸二氢钾 二种是麦草 35 千克,麸皮 5 千克,玉米粉 克,棉籽壳 15 千克,石膏 克,复合肥 1 千克;第三种是麦草 50 千克,玉米粉 5 千克,克,石膏 1 千克,磷肥 1 5、 千克。 原料需干燥,无霉变、无杂质,棉籽壳需粉碎后再用。 4、拌料装袋:先将配方中的其它原料拌匀,然后将已混合的原料均匀地撒在麦草上,搅拌后装袋。 袋栽草菇一般选用低压聚乙烯筒料袋膜,规格选用 50 厘米24 厘米米的袋子。 装好后两头用塑料包装带活结扎紧。 5、消毒灭菌:将已装好的筒料及时进行消毒灭菌,灭菌温度 100保持8时,并要求当天装的筒料,当天灭好菌,谨防发酸变质。 6、接种:灭菌后的料袋,冷却至 40以下即可接种,接种时将料袋解开,进行开放式接种,瓶菌种一般接 10为宜。 7、发菌管理:接好种的菇筒,实行排列堆放,并经常测试堆温,不得超过 40,谨防烧堆造成绝收,发好菌后即可脱袋排放,按墙式栽培法排列,每平方米可放 6 个排成 1 行,每行可码 5 层。 脱袋 7即可出菇。 三、采收。 采收要掌握适时,否则会降低菇的质量。 出菇 5后,小菇蕾发育成鸭蛋形菌蛋,这时的草菇光滑、饱满,上部色泽较深,四周较浅,包被未破裂,菌柄菌盖未伸出,其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较高,质量最佳。 因此,采收的时间应掌握在包被未裂开的鸭蛋形阶段。 采收时一手按住菇体周围的培养料,另一手握住菇体并左右旋转,轻轻摘下,切忌用力拔,以免牵动菌丝,翻乱草堆,弄伤菌蕾,影响出菇和幼蕾的生长,并及时清理菇床。 采下的草菇,用小刀削去基部的杂物,待整批采收结束后,即可上市鲜销或运往加工。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