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人教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2内容摘要:

的政治派别 ③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④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 下列通商口岸开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南京、天津、广州、苏州 B.上海、南京、天津、重庆 C.厦门、天津、沙市、南京 D.广州、杭州、天津、南京 2 中日甲午战争时 ,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 ,李怒曰 :“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 政府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 ” 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 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 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 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 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 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2 1892 年 11 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来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 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 A.北洋海军的组建及其训练情况 B.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进展 C.京师大学堂已经开设哪些科目 D.同盟会会员在日本的活动 2 “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在谈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洋务派同改革派的真正差异不 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 ”能支撑此观点的是 A 发展近代工业 B 创办新式学校 C 实行民主政治 D 编练新式军队 二、简释与问答题(共 60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 分)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 留美幼童。 „„ 我们捡拾起历史留下的碎片 —— 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拼接出一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中美两国之间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 《幼童》 ( 1) 这批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赴美留学 始于何时。 ( 1 分)当时的中国政府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意图是什么。 ( 1 分)为了达到这样的意图,清政府同时还做了哪些事情。 举例说明。 ( 3 分) ( 2) 从“留下的碎片”中我们能了解这些留学生的哪些状况。 ( 3 分) ( 3) 为什么说这些“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是历史留下的“碎片”。 ( 3 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 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 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 《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 ,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 184 条,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