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虫害防治(茶刺蛾)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刺蛾)刺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刺蛾科,为害茶树的多达几十种。 成虫体肥壮,全体密生绒毛和厚鳞粉,大多黄褐或暗灰色,少数问有鲜绿色,前翅靠近外缘常有 l2条斜纹。 幼虫体扁,椭圆形或称纸烟形,体上有 4 列毒刺,俗称“火辣子”、“痒辣子”。 少数种类无刺。 头小收缩在前胸下,足短小退化。 化蛹前结石灰质硬茧壳。 幼虫栖居叶背取食,幼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枯黄半透膜,中龄以后咬食叶片成缺刻,常从叶尖向叶基锯食,留下平宜如刀切的半截叶片。 幼虫多食性,是茶树、果树等经济作物上的一大类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茶刺蛾成虫体长约 14 毫米,翅展约 20 毫米,体翅 灰褐色。 前翅从前缘至后缘有 3 条不明显 2、的暗褐色波状斜纹。 卵椭圆形,扁平,单产。 幼虫成熟时体长 2530 毫米,长椭圆形,前端略大,背面稍隆起,黄绿至灰绿色。 体前端背中有一个紫红色向前斜伸的角状突起,体背中部和后部还各有一个紫红色斑纹。 体侧沿气门线有一列红点。 低龄幼虫无角状突起和红斑,体背前部 3对刺、中部 1 对刺、后部 2 对刺较长。 茧卵圆形,暗褐色,结茧在土下。 发生规律在湖南、江西等省一年发生 3 代,以老熟幼虫在茶丛根际落叶和表土中结茧越冬。 三代幼虫分别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7 月中、下旬和 9 月中、下旬盛发。 且常以第 2 代发生最多,为害较大。 成虫日间栖于茶丛内叶背,夜晚活动,有趋光性。 卵单产,产于茶丛下部叶背。 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背面成半透膜枯斑,以后向上取食叶片成缺刻。 幼虫期一般长达 2226 天。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