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病害防治(茶苗立枯病,茶根癌病)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苗立枯病、茶根癌病)两种病害都为害茶苗,在部分茶区发生严重,造成茶苗枯死。 茶苗立枯病常发生在茶苗茎基部,病斑初为暗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呈灰白色,病斑稍下凹,其上散生许多黑色的小粒点。 受害茶苗叶片枯萎,最后整株死亡。 该病菌为半知菌亚门拟基点霉属(菌。 病部小黑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 内生两种分生孢子,一种为纺锤形孢子,无色单胞。 另一种为丝状孢子,稍弯曲呈钩状,无色单胞。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次春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侵染为害。 病害在高温高湿下有利于发生发展。 该病防治以加强苗木检查,及时拔除病株为 最重要。 其次可于发病初期喷 灰 2、半量式波尔多液,或 5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 茶根癌病以扦插苗圃中常见,主侧根均可受害。 病菌从扦插苗剪口或根部伤口侵入,初期产生淡褐色球形突起,以后逐渐扩大呈瘤状,小的似粟粒,大的象豌豆,多个瘤常相互愈合成不规则的大瘤。 瘤状物褐色,木质化而坚硬,表面粗糙。 茶苗受害后须根减少,地上部生长不良或枯死。 茶根癌病菌为野杆菌属) 细菌。 菌体短杆状,具13 根极生鞭毛。 在普通培养基上形成灰白色圆形菌落。 发育适温为 2529,致死温度为 51(10 分钟)。 在 发育最好。 根癌病菌在土壤或病组织中越冬。 次年环境适宜时,借水流、地下昆虫及农具传播为害。 病菌从苗木伤口或切口处侵入,在组织内生长发育,刺激细胞加速分裂,产生癌瘤。 该病防治要严格苗木检查,防治地下害虫,减少根系伤口。 苗木必要时可用 20石灰水浸根 10 分钟消毒后再移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