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地膜花生的种植内容摘要:
1、、施足底肥。 亩产 300斤的花生田,底肥一般掌握在每亩施土渣肥2000 公斤,碳酸氢铵 20斤,过磷酸钙 50 公斤,氯化钾或硫酸钾 15 公斤左右,整地前均匀撒施,翻入耕作层。 2、平整土地。 整地质量要求高于露地花生田。 要求做到厢面平整,无杂草根蔸和粗大土块等可能刺破地膜的杂物。 按地膜宽度开厢,一般按 80 厘米起垄,垄高 25 厘米,垄面宽 150 厘米,播种 2 行花生,行距 25米,用 80 厘米宽幅地膜覆盖,也可按 200 厘米开厢,厢面宽 180 厘米,播种 6花生。 整地开厢时注意开好排水沟,厢面不能积水。 3、精选良种。 宜选用早中熟、大果型、产量潜力高、品质优的中花 5 号等品种;以 2、食用或加工食品为主的选用早熟、中果型、食味品质好的中花 7 号等品种;丘陵沙土地;花生连作种植,青枯病疫区,应选用中花 6 号等抗病品种。 播种前剔除已发芽、变色、霉烂的种子,用钼酸铵拌种,2 克钼酸铵拌 1 公斤花生种子。 4、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 春播地膜覆盖栽培花生的播种期比当地露地播种提前10左右。 播种时土壤墒情必须充足。 播种深度 3米为宜。 密度应视土壤肥力和品种而定,一般肥力较好的地块,中熟大粒花生每亩应在 9000 穴18000 株左右,中早熟中籽粒花生每亩 10000左右,达 20000本控制在 1527 厘米为宜(垄作)。 播种后盖土,做到厢面平整便于盖膜。 5、喷施除草剂。 播种盖土后, 3、每亩用 72都尔乳剂或 48拉索乳剂 150 克,兑水 50 公斤,喷匀喷足厢面。 6、覆盖微膜。 喷洒除草剂后立即盖膜。 膜边要用细土压实,达到膜平,严密,防止大风吹破地膜。 地膜有破裂的地方,一定要用细土封住破口。 7、破膜放苗。 播种后 10花生会陆续出苗,在子叶出土并张开时,或子叶未出土但可见真叶时,用手指或刀片正对幼苗处将地膜开一十字形小口,引苗出膜,然后在开孔处用细土封严膜口。 开孔放苗不宜过晚,尤其要防止阳光强时发生膜内高温烧苗。 8、清棵蹲苗。 花生齐苗时要进行清棵,清棵有三个作用:清除播种孔周围的杂草;把未长出膜的分枝用手扒出;将播种过深过浅不易出苗的窝清点出来,便于及时催芽补种以确保全苗,在清棵过程中可再次封好膜口。 9、控制徒长。 覆膜花生高产田,由于水肥条件较好,前期生长发育快,中期生长旺,结荚初期易发生徒长现象。 我省 3 月底或 4 月初播种的花生,在 6 月 5日期间,如果第一对侧枝的第 8平均节距达到 10 厘米、株高和侧枝长超过 40 厘米时,应用 50 克多效唑兑水 50 公斤喷洒,但要避免喷洒在果针上。 对徒长趋势严重的田块隔 7再次喷药控制。 10、生长中后期防病保叶。 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可开花期每隔 10交替喷波尔多液、多菌灵 3,防治叶部病害(叶斑病和锈病)。 有早衰现象的田块可用 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 1,以延长叶片功能期。 注意适时收获,清除田间残膜。 专利查询。春播地膜花生的种植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见喜等,为爵床科植物,以全草入药。 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急性菌痢、肠胃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肺炎、蛇伤、肺结核、痈疖疮疡等症;外治外伤感染、化脓性中耳炎。 主要栽培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 除新疆和东北三省以外,其余各省均有栽培。 穿心莲内酯等苦味素是抗菌和抗钩端螺旋体的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在叶中的含量达2%以上。 10开花前采收,若迟到来年 1 月
2、黄色,无芒。 糙米率 78,精米率 整精米率 532,粒长 60 毫米,长宽比24,垩白率 78%,垩白度对4,透明度 3级,糊化温度 48 级,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全生育期 148天,比对照汕优 63迟熟 2天。 丰产性好,产量高,米质一般,感白叶枯病、稻瘟病。 1998 年参加南方稻区区试,平均亩产 55426 公斤,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72,续试,平均亩产 61029 公斤
1、) 学施肥绿豆虽然较耐贫瘠。 为了使绿豆获得稳产、高产,科学施肥是关键。 施肥应掌握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使用,施足基肥、适当追肥的原则。 施肥量视土壤肥力和生产水平而定,在土壤含全氮量低于 情况下,施用少量氮肥,一般每 667 平方米施尿素 3 公斤5 公斤作提苗肥,有利于根瘤苗形成,能促使绿豆苗植株健壮生长。 在土壤腮力较高(有机质含量高于 全氮含量高于 的条件下
1、) 绿豆在我国已有 2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 绿豆是喜温作物,抗逆性强,耐旱,耐瘠,适应性较强,生育期短,并有固氮养地的功效,是禾谷类作物、棉花、薯类的良好前茬;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高效、低耗农业中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时播种选用绿豆优良品种可使产量与品质得到提高了泪前适宜我省种植并值得推广的品种有如下 3 个。 中绿 2 号。 属早熟品种;生育期 65 天70 天;高产
着春播玉米面积的增加,玉米矮花叶病毒病也呈加重趋势,已成为春播玉米的主要病害。 一、症状识别: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感病,尤以苗期受害最重。 玉米三叶期即可现症,最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或斑纹,沿叶脉排列成继续的长短不一的条点,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扩展至全叶,在粗脉之间形成几条长短不一颜色深浅不同的褪绿条纹,脉间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